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旧城镇

旧城镇

①即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三十里旧城乡。隋至元为盐山县治。

②即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西汉至元高阳县治此。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高阳县图:东有旧高阳。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高阳县图:东有旧城。


(1)在河北省辛集市东北部。面积57.7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城,人口 3040。隋开皇六年(586年)至明天启二年(1622年)先后为安定、鹿城、束鹿县治,故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石津总干渠流经。产小麦、玉米、棉花。产蜜桃、梨。为市北部最大集镇,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有造纸、印刷、木器、棉油等厂。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天王公路经此。(2)在河北省黄骅市南部。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城,人口 2480。自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至明洪武九年(1376年)先后为高城、盐山县治,故名。1953年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0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电镀、罐头、粮食加工等厂。205国道经此。(3)在安徽省利辛县东北部。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地旧城集,在芡河东岸。人口 2950。以旧有古城遗址得名。1949年设旧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1992年与盛黄乡合并改置镇。产辣萝卜、小药酒、小磨麻油。有化工、无线电、铸钢等厂。为县东北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江集接利楚公路。(4)在山东省鄄城县北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城,人口 7800。旧城,自东汉以来曾是兖州刺史部、兖州、徐州、濮州、濮阳郡、鄄城国、鄄城县等治所。历史上曾在此两次设侯国,七次设州,三次设郡,约达 2100 年,为一方古镇。1931年鄄城县治所由此迁王堌堆集(即今鄄城县城),此地故称旧城。1945年属鄄城县六区,1957年建旧城乡,1958年设旧城公社,1983年改建为旧城镇。2001年葛庄乡并入。黄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盛产苹果、梨、山楂等水果。有羽绒、砖瓦、木器等厂。临商公路经此,黄河专用铁路沿黄河大堤横穿境内。旧城黄河浮桥及轮渡沟通黄河两岸。(5)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东部。面积248平方千米。人口4万,壮族。镇人民政府驻兴宁街,人口 1200,壮族。原为唐、明思恩州治,石城业已荒废,故名。1952年为平果县十区。1958年设旧城公社,1962年改区,1967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产稻、玉米、花生、大豆、甘蔗、龙眼等。特产蛤蚧。矿产有煤、铝土等。有农具、竹编等厂。南凤公路经此。古迹有东壁塔、思恩州治古城遗址。(6)在云南省威信县北部。面积162.9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下街,镇区沿旧城河两侧分布。人口 1000。1921年行政委员公署由原驻地“长官司”移迁扎西(今县城驻地),故将行政委员公署驻地改为“新城”(原新城区),“长官司”由此改名“旧城”。1950年为威信县第二区。1958年为超英公社。1961年改为旧城区。1969年改为旧城公社。1984年改为旧城区。1989年置旧城镇。产稻、玉米、柑橘、烤烟等。为县北部较大集市。有公路通往县城及四川兴文等地。(7)在云南省泸西县西北部。面积87.3平方千米。人口 2.8 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城,人口 1200。清代筑有土城,且年代较远,故名。1932年属泸西县五区。1958年属金马公社,1963年属金马区,1970年属金马公社,1984年属金马区。1987年析出设旧城乡,2001年设镇。产稻、玉米、小麦、蚕豆、烤烟、辣椒、油菜籽。豆泸公路经此。(8)在云南省盈江县东部。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城,人口 3400。傣语名“姐告”,意即“旧城”。元镇西路、明、清前期干崖宣抚司驻此。后刀氏土司衙署迁新城,此称旧城。1935年盈江设治局驻此。1952—1958年盈江县治此,曾置新民镇。1951年属第一区。1955年为旧城区。1968年称红卫公社。1971年称旧城公社,1984年为旧城区,1988年置旧城镇。地处盈江坝子东部、南底河畔。主产稻、甘蔗。有农机修配、粮油加工、织布、造纸等厂及水电站。为县东南部较大集市,服务业发达。保瑞公路经此。(9)在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芙蓉江畔。面积158平方千米。人口2.6万,其中仡佬、苗等少数民族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城村,人口 1900。原名潏水园。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此建真安州城,四十八年州治迁毋敛坝(今正安新州),此称旧城。清为正安州思宁里。1953年分置停子、合并、长坝、永城、西山、官坝、夜明乡,1958年撤乡建旧城公社。1961年析建旧城、场坝、永城、关中坝、槐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合并置旧城镇。属低山河谷地带,芙蓉江流贯镇境。有煤矿。产油桐、夏橙。道镇公路经此。明真安州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周田村墟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周田镇。清同治《韶州府志》 卷11曲江县有 “周田墟”。

  • 茈丘山

    即慈丘山。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里。《水经·比水注》: 澳水 “北出茈丘山,东流屈而南转,又南入于比水”。

  • 斡鲁欢河

    亦作斡耳寒河。即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元史· 伯颜传》: 至元十四年 (1277),“诸王昔里吉劫北平王,拘安童,胁宗王以叛,命伯颜率师讨之,与其众遇于斡鲁欢河,夹水而阵,相持终日,俟其懈,麾军为两

  • 渥城县

    金泰和四年 (1204) 置,八年 (1208) 为安州治。治所即今河北安新县 (新安镇)。元改名新安县。古县名。金泰和四年(1204年)置,治今河北省安新县。属安州。八年为安州治。蒙古至元二年(12

  • 胥女山

    即白石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三十里。《越绝书·吴地传》: “白石山,故为胥女山,春申君初封吴,过,更名为白石山。”古山名。又作白石山、白豸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越绝书·吴地传》:“白石山,故为胥女

  • 紫霄山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舆地纪胜》卷71沅州:紫霄山 “在黔阳”。《方舆纪要》 卷81黔阳县“钩岩山” 条下: “又紫霄山,在县 (治今黔城镇) 北十里。峰峦耸秀,其势凌霄,洞中尝有紫云出入。”

  • 八川

    又作八水。即关中地区长安附近泾、渭、灞、浐、酆、镐、潦、潏八水的总称。酆亦作沣、丰,镐亦作滈,潦今作涝,潏亦作泬。司马相如《上林赋》:“荡荡乎八川分流”,指此。关中地区长安附近霸(灞)、产(浐)、泾、

  • 乐艳县

    唐贞观中置,属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西北。北宋废。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西北。属芝州。北宋废。

  • 龙水

    ①亦名龙泉水。即石沟水。今山东青州市南石沟河。《方舆纪要》卷35临朐县“石沟水”条引郭缘生曰:“石沟水下流,溢涸有时,亦谓之龙水。”②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龙溪河(球溪河)。《寰宇记》卷76龙水县:“龙溪

  • 垂葭

    又名郹氏。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春秋》: 定公十三年 (前497),“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即此。古邑名。又称郹氏。春秋卫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左传》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