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由康安道改置,属四川省。治巴安县(今四川巴塘县)。辖境约当今四川金沙江以东(石渠、德格、白玉、得荣四县除外),大金川、大渡河以西地区及西藏芒康县南盐井镇地。1914年裁撤。1913年3月以清
唐室韦部落。分布在今吉林松原市一带。《新唐书·流鬼传》:“达姤,室韦种也。在那河阴,湅(涑之误)末河之东,西接黄头室韦,东北距达末娄云。”
在今河南柘城县北。《元和志》卷7宁陵县:仇留故城“陈川自始基败后,遣将仇留伐鄢,以逼豫州。祖逖遣卫策进戍谷北高丘,以御仇留,故呼为仇留城”。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置,属四川提督。在懋功厅底木达(今四川小金县北抚边乡)。
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北三十六里沙门村。《明史·地理志》 延津县:“西北有沙门镇,弘治十一年移项城县西之香台巡检司于此。”在浙江省玉环县东北部,东濒海。面积35.5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沙门,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郭屯乡。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下 《舆图志》: 阳谷县东北有郭店屯。集镇名。在辽宁省庄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属大郑镇。人口 450。 为原高阳镇人民政府驻地。主产玉米、高粱等。渔业发
亦称桑家坡。在今河南孟县东十四里。相传为五代晋桑维翰故里。民国 《孟县志》 卷10: “桑维翰为河阳书记,因家河阳,今桑家坡是。”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涪州。治所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土坎镇 (旧武隆司) 西五龙村。《寰宇记》 卷120武龙县: “以邑界武龙山为名。” 北宋宣和元年 (1119) 改为枳县。南宋绍兴元年(1
在今湖北潜江市北。《方舆纪要》卷77潜江县:白洑驿“在县北。明初置驿于此。万历九年革”。
又名华阳山。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山海经·中山经》:“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古山名。又称华阳山。在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北。相传山南面多金、玉,北面多青雄黄(见《山海经·中次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