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末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南朝梁废。古县名。东晋末置,治今广东省罗定市西北。属晋康郡。南朝梁废。
唐贞元十年 (794) 南诏破吐蕃后置,治所在铁桥城 (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金沙江西岸塔城附近)。辖境约当今金沙江上游往东至雅砻江间云南及四川的部分地区。南诏后期废入剑川节度。唐咸通年间,南诏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 韭菜川 “源出东山,流经卫南与毡帽山水合,南流至赤城堡为东河之上源”。
北宋置,属繁畤县。在今山西繁峙县东一百二十里平型关。宋置,即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平型关。为河北定州与河东代州(今山西代县)、太原之间飞狐路交通要隘。
在今陕西扶风县西。《清一统志·凤翔府二》:伏波村“在扶风县西十里。后汉马援故居”。
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2大旺安抚司: 野猫关,“ 《志》 云: 在司境剌若洞路口”。
又各南碾。 即今河北尚义县治南壕堑镇。民国 《张北县志》 卷3: 南壕堑 “在县城西一百四十里。于前清光绪二十六里掘筑壕围”。1944年尚义县迁治于此。
明永乐十一年 (1413) 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在铜仁长官司 (后改铜仁县,即今贵州铜仁市)。辖境相当今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及万山特区北部地。清属贵州省。1913年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治
五代方镇名。后汉乾祐元年 (948) 置。治所在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后周广顺元年 (951)改为彰武军。唐方镇名。乾宁三年(896年)升福建观察使置,治福州(今福州市)。领福、泉、汀、建四州。辖境
南朝宋置,为南流郡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南朝梁废。古县名。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为南流郡治。南朝梁、陈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