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务
即今山东聊城市南二十六里李海务镇。清《乾隆内府舆图》:聊城县南有李海务闸。同治七年(1868)张宗禹率领西捻军在此抢渡运河,遭到失败。
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南。清同治七年(1868年)张宗禹率领西捻军在此抢渡运河,遭到失败。
即今山东聊城市南二十六里李海务镇。清《乾隆内府舆图》:聊城县南有李海务闸。同治七年(1868)张宗禹率领西捻军在此抢渡运河,遭到失败。
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南。清同治七年(1868年)张宗禹率领西捻军在此抢渡运河,遭到失败。
即今福建南安市南七十里石井镇。元置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南安市南部,南临东海与金门岛一水相隔。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6.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井,人口 6350。境内白鹤山下一口天然石壁水井,泉水甘甜
即今四川奉节县东之草堂河。《水经·江水注》:白帝城“东傍东瀼溪,即以为隍,西临大江”。《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奉节节县“大瀼水”条引《舆地纪胜》:“公孙述于东瀼水滨,垦稻田东屯,东屯稻田水畦延袤,可得
亦作达围。即今四川小金县东一百里达维乡。民围《川西边事辑览》第八编:达维“此地居民约六七十家。场后有喇嘛寺,名乘妙寺,中有喇嘛二百余人”。“达维”,藏语为石碉之意。1935年6月13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一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八十五里贾堡村。《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贾家堡 “(嘉靖) 四十五年因创筑此堡,即大同东长峪地,而堡属偏头”。
亦称桑家坡。在今河南孟县东十四里。相传为五代晋桑维翰故里。民国 《孟县志》 卷10: “桑维翰为河阳书记,因家河阳,今桑家坡是。”
①本纪国酅邑,春秋时为齐国所并,改名安平。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十里石槽村。《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平公时,田常“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邪, 自为封邑”。又《田单列传》:“田单走安平,……襄王封田单,
西晋置,后省。治所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水经·澧水注》: 渫水 “东径渫阳县南,晋太康中置”。按晋、宋志俱不载渫阳县,但 《水经注》之言,必有所据。今石门县西北六十四里维新场镇西南三里古城堤传为晋渫阳
在今四川巫溪县东北二十里。明置巡司于此。清裁。
即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上草乡。清于此设营防守。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九十里曲头。《明史·河渠志一》:嘉靖三十一年(1552),“总河副都御史曾钧上治河方略,乃浚房村至双沟、曲头,筑徐州高庙至邳州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