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斜
即今陕西商州市西杨斜镇。1946年9月当地解放后设商山蓝行政办事处(县级)治此。
即今陕西商州市西杨斜镇。1946年9月当地解放后设商山蓝行政办事处(县级)治此。
在今陕西旬邑县北。《方舆纪要》卷54三水县:半川府“在县北十五里。唐府兵之一”。
元代对今西藏译名。乌思即前藏,藏即后藏,纳里速古鲁孙即阿里三部。《元史·百官志三》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①北魏延兴四年 (474) 置,属定阳郡。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西。北周属中阳郡。隋属文城郡。唐属慈州。五代唐改为乡宁县。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
辽置,属辽阳府。治所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六十里高坨镇附近。金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海城市西北高坨子附近。属辽阳府。金废。
三国魏广平、阳平、魏三郡的俗称。东汉末,曹操封为魏王,都邺,魏郡领地扩大,寻分置为东西都尉。曹丕代汉,分魏郡为广平(治曲梁县,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阳平(治馆陶县,即今馆陶县)、魏(治邺县,在今
又称道清铁路清孟支线。原拟从河南沁阳县清化镇 (今博爱县治) 修至孟县。长44公里。1925年修至陈庄 (约13公里) 而中止。1945年被拆除。
在今台湾省高雄市高雄港外侧旗津区,与鼓山相对。以旗后山而得名。清咸丰十年(1860) 开放为通商口岸。
1916年析维西县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菖蒲桶 (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五十六里打拉)。1919年迁治茨开 (即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贡山设治局。19
明洪武九年 (1376) 改福建行中书省置,治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清称福建省。
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张广才岭。《清一统志·吉林一》: 海兰窝集 “在宁古塔城西北二百里,西接毕尔罕窝集,东接玛展窝集。绵亘数百里”。海兰河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