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湾镇
明置,属望江县。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南杨湾镇境南下杨湾。明初设杨湾口巡司。
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曾墩,人口 2850。镇因境内江湾处有一自然村,原为杨姓聚居,名杨湾,故名。1949年属应沙乡,1951年置杨湾乡,1955年丰大、龙潭乡并入。1958年成立杨湾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主产棉花、稻、油菜籽。为县重要棉产区。有铸造、砖瓦、粮油加工等厂。华九公路经此。
明置,属望江县。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南杨湾镇境南下杨湾。明初设杨湾口巡司。
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曾墩,人口 2850。镇因境内江湾处有一自然村,原为杨姓聚居,名杨湾,故名。1949年属应沙乡,1951年置杨湾乡,1955年丰大、龙潭乡并入。1958年成立杨湾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主产棉花、稻、油菜籽。为县重要棉产区。有铸造、砖瓦、粮油加工等厂。华九公路经此。
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二十八里黄姑镇。清光绪 《平湖县志》 卷1 《东十九都西区全图》 有虎啸桥镇。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周山附近。《水经·洛水注》 载: 洛水 “枝渎又东径周山,上有周灵王冢”。又引 《皇览》 曰: “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周山上。” 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曾于冢前立“周灵王陵” 墓碑
宋大理国部落之一。居住于葛鲁城一带,属建昌府。在今四川德昌县南。《元史·地理志》 昌州: “初,乌蛮阿曲之裔寖强,用祖名为屈部。其孙乌则,至元九年内附。十二年改本部为州,兼领普济、威龙,隶定昌路。”大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舆地纪胜》卷83随州:天井涧“涧之内有平原寨,在应山县治东。丙寅敌寇侵犯, 居民皆在此寨”。《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天井涧在“县东二十里。深一丈, 广八尺,两山夹峙,泉流其中,冬
南朝陈文帝陈蒨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东北。《元和志》卷25上元县:文帝蒨永宁陵“在县东北四十里蒋山东北”。
即今山西孝义县东北司马镇。《清一统志·汾州府》 “仁智村堡”条下:司马村堡“在县东北十里”。
亦作大景山。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与小丙山相连。《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对,阔七步。其崖峻削,高百余丈。山衣石发,被于崖际。
①西周郑国都城。即今陕西华县。《史记·郑世家》: 郑桓公友 “初封于郑”。《索隐》: “郑,县名,属京兆。秦武公十一年 ‘初县杜、郑’ 是也。又《系本》 云: ‘桓公居棫林,徙拾。’ 宋忠云: ‘棫林
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元和志》 卷2凤翔府天兴县: 乾归故城 “在县西四十三里,乞伏乾归据苑川,自号西秦,因筑此城”。
在今北京市虎坊桥西四川营胡同。清戴璐《藤阴杂记》卷10:“四川营四川会馆,相传秦良玉勤王至京,驻师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