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津县
辽开泰元年 (1012) 改蓟北县置。与宛平县同为燕京析津府治 (在今北京城西南隅)。《辽史·地理志》: “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故名。” 金贞元二年 (1154) 改名大兴县。
古县名。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蓟北县置,与宛平县同治今北京城西南隅。为燕京析津府治。金贞元二年(1154年)改大兴县。
辽开泰元年 (1012) 改蓟北县置。与宛平县同为燕京析津府治 (在今北京城西南隅)。《辽史·地理志》: “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故名。” 金贞元二年 (1154) 改名大兴县。
古县名。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蓟北县置,与宛平县同治今北京城西南隅。为燕京析津府治。金贞元二年(1154年)改大兴县。
北宋置,属新津县。在今四川新津县东北四十里花园乡一带。以新穿水 (今杨柳河) 而名。
1913年析海伦县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双龙镇 (今黑龙江省望奎县)。1917年改为望奎县。1917年由海伦县析置,治今黑龙江省望奎县望奎镇。1918年升县。
即石境山。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宋避太祖之祖赵敬讳,改称石鉴山。
即今甘肃文县北羊汤河,为白水支流。《水经·羌水注》: 羊汤水 “出西北阴平北界汤溪,东南径北部城北,又东南径五部城南,东南右合羌水”。《清一统志·阶州》: “ 《县志》 有五渡河,在县北七十里。源出洋
在今河北满城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2满城县: 黄土山,“山顶平旷可居。石中有泉。昔人避兵于此,亦名黄土寨”。
北周改魏安郡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东。隋废。古县名。北周降魏安郡置,治今甘肃省古浪县东。属凉州。后废。
一作母得章山。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东。《元史·世祖纪》:至元五年(1268),“改母章德山为定远城”。
即茶王城。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
①东汉本初元年(146)改乐安国置,治所在高菀县(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西晋初改为乐安国,元康中复为郡。南朝宋移治千乘县(今山东广饶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广饶、高青、寿光等县市地。隋开皇初废。②南朝
又名货利习弥国、过利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急多飓遮城(今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下游一带)。《新唐书·西域传》:火寻“居乌浒水之阳。……乃康居小王奥鞬城故地。其君治急多飓遮城。诸胡惟其国有车牛,商贾乘以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