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关
清置,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水口镇。《清一统志·太平府》 “平南关”条:“又有水口关在(龙州)厅西北九十五里。关外大河,舟楫直达交阯。旧时封禁。本朝乾隆五十六年,复准开辟通市,由同知给腰牌放行,有兵防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龙州西北、水口河谷地北段。广西通越南重要关隘之一。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开关通市。中法战争后设对讯分署。1950年设水口海关,驻水口新街。邕水公路终点,有水口公路桥与越南公路连接。
清置,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水口镇。《清一统志·太平府》 “平南关”条:“又有水口关在(龙州)厅西北九十五里。关外大河,舟楫直达交阯。旧时封禁。本朝乾隆五十六年,复准开辟通市,由同知给腰牌放行,有兵防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龙州西北、水口河谷地北段。广西通越南重要关隘之一。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开关通市。中法战争后设对讯分署。1950年设水口海关,驻水口新街。邕水公路终点,有水口公路桥与越南公路连接。
①即大容山。在今广西容县、北流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容州: “以容山为名。” 《寰宇记》卷167陆川县: “容山,其山迥阔,无所不容,故曰容山。”②亦名榕山、容子山。在今四川合江县东南。《永乐大
亦曰小官镇。明洪武九年 (1376) 置,治所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金山卫。清雍正二年 (1724) 改置金山县。乾隆十七年 (1752) 省卫。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即今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金山卫
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1贵州:东井“在州东北二里。中有怪石,踊跃而出,流入地,出上郭石口。江施诗云:深随石窦千寻去,远自云峰十里来”。《清一统志·浔州府》:东井“水从怪石涌出,流入石底
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十里金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江阴县图: 东有金童桥。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江阴县东有 “金童桥镇”。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顺德县: 黄涌头营 “亦在县南。四面环海,设兵戍守。所辖有仰舡冈、三沥沙等哨,接新会县界”。
元驿站。在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南辉河旁。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吉答(今黑龙江省龙江附近)正西第十一站。
北宋初置,即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铁门镇。景祐四年 (1037) 改名延禧镇。金废镇,地属新安县。明末,新安县曾移治于此。在河南省新安县西南部。面积116.5平方千米。人口7.4万。镇人民政府驻铁门,
在今广东东莞市南虎门威远岛西南的武山之巅。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 建。炮台周长五十二丈五尺,设炮洞十二个。台内还设有神堂、药局、官兵住房等设施。炮台后被英军毁坏,但遗址尚存。
①指春秋时吴国后期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市。《文选》卷5左思《吴都赋》刘渊林注曰:“吴都者,苏州是也。”②指三国吴都建业,在今江苏南京市。晋左思有《吴都赋》。
即今四川华蓥市东北天池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广安州:天池铺“在州东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