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堡
①北宋置,属会州怀戎堡。即今甘肃白银市平川区西北水泉乡。
②明置,属永昌卫。即今甘肃永昌县西北七十里水泉。《皇明职方地图》卷中有“水泉守备”。清亦设守备。
①北宋置,属会州怀戎堡。即今甘肃白银市平川区西北水泉乡。
②明置,属永昌卫。即今甘肃永昌县西北七十里水泉。《皇明职方地图》卷中有“水泉守备”。清亦设守备。
在今四川资中县北。《新唐书·地理志》盘石县:“北七十里有百枝池,周六十里。贞观六年,将军薛万彻决东使流。”《舆地纪胜》卷157资州:百枝池,“《旧志》云:在州北七十里,周回六十五里。今废”。
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十七里严关乡。《方舆纪要》卷106严关:“汉归义越侯严出零陵,下漓水,定越建功,故以严为名。或曰:关当隘路而可畏也。”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灵川、兴安之间,两山蹲踞, 中容一马
在今河北保定市东。《方舆纪要》卷12保定府清苑县:广养城“在府东九里。《城冢记》:城周五里,南有河薮,相传燕昭王筑此城以牧马”。
清以明曾迟堡改名,属铁岭县。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增盛堡。《清一统志· 奉天府二》 “唐王营堡” 条下: “曾十堡在 (铁岭) 县西二十五里。”
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1938年3月,八路军曾在此伏击日本侵略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3石砫宣抚司:石凉伞山在“司东北百四十里。形如张盖,或谓之石幢山”。
①即南口。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二十五里南口镇。《北齐书·文宣纪》: 天保六年 (555),“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余里”。即此。②又称沔口。为夏水 (汉水) 入长江之口。三国吴
唐开元中升容州为都督府,治容州(治今广西北流县)。督容、辩、白、牢、钦、禺、瀼、岩、古、汤十州。为岭南五管之一。唐开元中升容州(治今广西北流市)为都督府。督容、辩、白、牢、钦等十州。为岭南五管之一。
永安溪支流。在今浙江仙居县东。《方舆纪要》 卷92仙居县: 彭溪在 “县东二十里。源出天台山,南流百十里入永安溪。嘉靖三十五年,倭贼据仙居,官军进击,贼走彭溪,官军迁之于溪上”。
一名瓦白果。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自治县西南。清雍正十年(1732)置斗门磨沙土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