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平镇

永平镇

①唐改延平军置,即今福建南平市。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于此置龙津县。

②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北永坪镇。1934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光县治此。


(1)古镇名。唐改延平军置,即今福建省南平市。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改置为龙津县。(2)今镇名。(1)在江西省铅山县中北部、铅山河下游。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永平,人口 5050。五代南唐在此采铅、铜,设铅山场,后以隶永平监称永平镇。保大十一年(953年)始历为县、州治。1949年铅山县人民政府移驻河口镇后,为县辖镇。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设永平镇。产稻、蔬菜,为县黄麻主产区。永平铜矿为国内重要铜矿基地。有耐酸泵、铸锻、水泥、印刷、编织工艺、制革、食品等厂。横南铁路、上分公路经此。古迹有唐建大义桥。(2)在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部。面积 1159.4 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永平,人口 5020。驻勐戛新街。取“永久和平”之意,因名。明、清名勐戛,为土司驻地。1914—1932年置勐戛分县。1934年曾置勐戛镇,后废。1950年为永平区,1958年为永平公社,1962年为永平区。1968年复永平公社,1984年为永平区,1988年改为永平镇。地处勐戛坝子中部。主产稻、甘蔗、花生。有制糖、陶器、农具、食品等厂。为县西部主要农贸集市。有公路北接景圈公路。古迹有清建八角亭、迁糯大佛殿、大仙人脚佛寺、文笔塔等。


猜你喜欢

  • 浙西

    ①唐方镇名。浙江西道的简称。②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1)唐方镇名。见“浙江西道”。(2)路名。见“两浙西路”。(3)地区名。指浙江省钱塘江(古称浙江)西北地区。包括杭州市、湖州市西部辖境。东汉顺帝永建

  • 普隆霭噶珊

    又作蒲垄。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 西海岸皮利沃。清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库页岛有 “蒲垄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海滨东南库页岛、费雅喀、鄂伦春等部

  • 栗木桥

    即今湖北武穴市西北栗木桥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广济县 (治所在今县北梅川镇) 西南有 “栗木桥”。

  • 鹿城乡

    在今山东曹县东北。《续汉书·郡国志》济阴郡乘氏侯国: “有鹿城乡。” 《水经·济水注》:“濮水又东北径鹿城南。” 并谓 “ 《春秋》僖公二十一年 ‘盟于鹿上”’ 即此。

  • 渭曲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周书·文帝纪》:西魏大统三年 (537),宇文泰至沙苑,齐高欢引兵来会,“李弼曰: ‘彼众我寡,不可平地置阵。此东十里有渭曲,可先据以待之。’ 遂进军至渭曲,背水东西为阵”。即此

  • 连江县

    ①南朝梁置,为连江郡治。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东。隋开皇九年(589)属高州。大业初属高凉郡。唐武德六年(623)属高州。开元五年(717)改为保安县。②唐武德六年(623)改温麻县置,属泉州。治

  • 瑚布图河

    又作无沙沟河、乌蛇沟河。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与俄罗斯交界处。为绥芬河支流。光绪《吉林通志》 卷23: 瑚佈图河 “出珲春东北分水岭,合三源,故亦曰三岔河。直北流,……为中俄分界之地。河自其处又东北注

  • 贵长池水

    一作贵池水。即今安徽贵池市秋浦河下游。《水经· 沔水注》: “南江又东,与贵长池水合。水出县南郎山,北流为贵长池,池水又北注南江。” 郎山,即今贵池市西南六十里殷家汇琅山岩。

  • 东流河

    即今湖北红安县境之倒水。《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东流河“在县东,即黄冈县界河之上流也。《志》云,县东里许为东流河……逶迤出团风口”。

  • 乳水

    即古楚水。在今陕西商州市南。《清一统志·商州》 引 《州志》: “乳水即楚水也。源出秦望山,其色如乳,故名。自黄龙庙口至土门,其渡凡七,名七渡河。又东经南秦岭下,名南秦川。又东北至三台山,东入于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