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济河

永济河

在今江苏淮安市南十里。《明史·地理志》 山阳县:“西南有永济河,万历九年开,长六十五里,亦谓之新运河。”《清一统志·淮安府一》:永济河“上自窑湾,下合通济闸,长四十五里。今淤。《河渠考》:万历十年,督漕凌云翼以运船由清江浦出口多艰险,乃自浦西开永济河七十里,起城南窑湾,历龙江闸,至杨家涧,出武家墩,折而东合通济闸出口,更置闸三,以备清江浦之险。未几闭塞”。


猜你喜欢

  • 海界县

    唐贞观九年 (635) 置,属林州。寄治驩州之南境 (今越南义静省境)。后废。

  • 尹隆河

    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清同治六年(1867)正月十五日,清军刘铭传攻捻军任柱、赖文光部于尹隆河。即此。古水名。在今湖北省京山县西南。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军刘铭传攻捻军任柱、赖文光部于尹隆河,即此

  • 熙河兰岷路

    亦作熙河路。北宋元祐间改熙河兰会路置,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元符间复为熙河兰会路。

  • 中胄县

    南朝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境。南齐以后废。按《宋书·州郡》:郁林太守“中胄疑即桂林之中溜”。

  • 高多寨

    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北八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 谓 “地势崎岖,与鸭保山径路相通。征苗之时,吴半生逃窜至此,为大兵搜获”。

  • 昆 (崑) 楼镇

    即今四川邻水县。《宋史·地理志》: 隣水县: “乾德四年,移治崑楼镇。”

  • 冶县

    汉武帝平闽越后改东冶置,为会稽东部都尉治。治所在福建福州市旧冶山之麓。西汉时今福建全省仅有此县,其辖境实际所及约当今福州市一带。东汉初改名东冶县。《舆地纪胜》卷128福州《景物上》:东冶,“《晏公类要

  • 高邱山

    即高都山。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楚宋玉《高唐赋》 云: “巫山女曰: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寰宇记》 卷148巫山县: 高都山 “高邱盖高都也”。光绪

  • 北路旧土尔扈特旗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附近。

  • 大源镇

    即今浙江富阳市东南大源镇。清光绪《富阳县志》卷2:大源镇“由大船埠南行至此,距城十四里”。(1)在浙江省富阳市东部。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源,人口5000。大源溪流经,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