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罗叶遗山
即今西藏德庆县北念青唐古拉山。向来称为“圣山”。唐时为吐蕃赞普祭神处。
即今西藏德庆县北念青唐古拉山。向来称为“圣山”。唐时为吐蕃赞普祭神处。
一名百步沟。在今江苏溧阳市南三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9:百丈沟,“相传云:此处田多高印,开沟以灌溉,东流合于白云径,下入太湖”。《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溧阳县:百丈沟“旧有坝三十四,潴水溉田,岁久淤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石陂镇。《清一统志·建宁府》:人和驿“在浦城县南乡人和里石陂街”。
在今四川郫县西二十里友爱乡西北子云村。扬雄(前53—后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清一统志·成都府》:扬雄墓“在郫县西二十里。有子云亭”。其墓封土高出地面约
即今天津市东北大毕庄镇。清乾隆《天津县志》卷4:东路有大毕庄村。
五代方镇名。后唐以匡义军改名,治所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后晋改名昭义军。五代梁龙德二年(922年)晋王改昭义军置,治潞州(今山西长治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黎城、襄垣、潞城、平顺、屯留、长治、壶关等市
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三十里湖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安肃县:围道山“四面高爽,中央为大谷,豁然平旷,道路围绕其内,故名”。
北宋政和七年(1117)改零壁县置,属宿州。治所即今安徽灵璧县。据明曹学佺《名胜志》载:“以县产磬石,珍之如璧,故名。”蒙古至元四年(1267)属泗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复属宿州。清属凤阳府。民
①北周建德三年 (574) 置,治所在沙渠县 (今湖北恩施市)。《方舆胜览》 卷60施州: “乃施王之余址,故以名焉。” 大业初改为清江郡。义宁二年(618) 复置,治所在清江县 (今恩施市)。唐天宝
明置,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权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