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汶川县

汶川县

北周保定四年(564)置,为汶山郡治。治所即今四川汶川县。《元和志》卷32汶川县:“县西汶水, 因以为名。”隋属汶山郡。唐武德八年(625)属茂州,天宝元年(742)属通化郡,乾元元年(758)复属茂州。元至元十九年(1282)废,后复置。《元史·武宗纪》:至大二年(1309),“诏改松潘、叠、宕、威、茂州安抚司为宣抚司,迁治茂州汶川县”。即此。明宣德七年(1432)移治寒水驿(今汶川县西南绵虒镇)。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2年移今汶川县(威州镇)。


在四川省中部偏北。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面积 4084.7 平方千米。人口11.2万。辖6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威州镇。西汉置绵虒县,治今县西南,属蜀郡。东汉建安末于此置汶山郡。西晋移汶山郡治汶山县(今茂县北),废绵虒县。北周置汶川县,治今址。以县有汶水(今岷江)故名。为汶山郡治。唐、宋属茂州。元、明、清因之。1913年属川西道,1914年属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茂县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阿坝藏族自治州。1958年与茂县、理县部分合并为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三县分置。1987年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东北部接龙门山西南段,西南为邛崃山东部分支。属高、中山峡谷地带。岷江东北入,右纳杂谷脑河、草坡河、鱼子溪、溪河后东流出境。属青藏高原半湿润气候。建有以保护大熊猫为主体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农产以玉米、小麦为主,兼有薯类、豆类。云豆为出口商品。生漆、花椒、苹果著名。有煤、铁、金刚砂、方解石、大理石、云母等矿。有机械、采煤、水泥、电力、化肥、食品等工业。成阿公路经此,南汶公路终点。有红军烈士纪念馆及刳儿坪、姜维城等名胜古迹。


猜你喜欢

  • 锦帆泾

    即今江苏苏州市城内锦帆路。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18: 锦帆里 “即城里沿城壕也。相传吴王锦帆以游,今濠故在,亦通大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填河为街。

  • 百口塘墟

    即百叟塘墟。在今广东连平县西南七十里百叟村。明移长吉巡司于此。

  • 大碛

    即大漠。今蒙古国南部与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锡林郭勒盟北部交界地区的戈壁大沙漠。又称大漠。即今蒙古高原大沙漠,斜亘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之间。《北史·魏太祖纪》:登国六年(391年),

  • 栖云 (雲) 山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即巨平山之北岭。《南史·明僧绍传》: 南朝宋升明中,“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僧绍随之郁洲,住弇榆山,栖云精舍,欣玩水石,竟不 一入州城”。《寰宇记》 卷22海州东海县: 栖云山,“

  • 高阳里

    ①在今河南平顶山市东。北魏曾置高阳县于此。《清一统志 · 南阳府二》: 高阳废县,“ 《旧志》,县北平顶山侧有高阳里,盖犹以故县得名”。②在今河南许昌市内。《后汉书·荀淑传》: 荀淑 “有子八人: 俭

  • 库木什阿哈玛驿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库米什镇。宣统《新疆图志》卷80吐鲁番厅:库木什阿哈玛驿,“驿以山名。回语库木什,银也。阿哈玛,积而不散之谓,即唐书所谓银山碛也”。

  • 金门

    ①汉代长安城内未央宫金马门的简称。《汉书·扬雄传下》: “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②即今福建金门岛。清同安县丞及金门镇总兵官驻此。《明通鉴》 附编: 清顺治七年 (1650) 秋八月,“明郑成功取厦门

  • 洪湖革命根据地

    在今湖北省南部洪湖周围地区。属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27年至1930年初,贺龙、周逸群等领导在洪湖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0年春,在监利附近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

  • 临儿国

    亦作论民国、蓝毗尼国、腊伐尼。在今尼泊尔南部的罗美德。《三国志》 卷30裴注引 《魏略·西戎传》: 临儿国,“ 《浮屠经》 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相传释迦牟尼诞生于此,为佛教圣地之一。东晋之法

  • 固勒札城

    亦作固尔扎。又名金顶寺城。即今新疆伊宁市。《清一统志·伊犁》: 宁远城 “在伊犁河北,惠远城东南九十里。地名固勒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