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口镇

沙口镇

清置,属黄陂县。即今湖北黄陂县东南沙口村。《清一统志·汉阳府》:沙口镇“在黄陂县东南五十里”。


(1)在湖北省洪湖市西部。面积121.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沙口,人口1万。因众河汇至,挟泥沙淤积成洲,故名。1949年分属监利、沔阳(今仙桃市)二县。1951、1957年分两次划入洪湖县,属第七区(又称沙口区)。1958年属沙口公社,1984年复区,1987年析置沙口镇。主产稻,富水产,盛产莲藕。有化工、建材、五金、玻璃制品、棉纺等厂。沙下公路终点,峰瞿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英德市东北部、雪山嶂西北。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沙口街,人口 6900。处北江河谷地带,枯水期沙滩出露,且正处风口,秋后常有风沙,故名。建国初属望埠区。1957年属东风公社,1962年析置沙口公社。1984年设区,1987年建镇。地处英德盆地北部低山丘陵地。主产稻,并产甘薯、花生、甘蔗等,是市红瓜子主产区。滑石山保护区有原始森林。省硫铁矿井冲角分矿设此,还有水泥、塑料、轧钢、纸袋、服装、皮革、铁木藤制品等厂。京广铁路、望大公路经此,北江通航。


猜你喜欢

  • 箐口岭

    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清一统志·叙州府一》: 箐口岭 “在长宁县 (治今县南双河镇) 东六十里”。

  • 笮关

    亦作苻关、符关。西汉置,即今四川合江县。《史记· 西南夷列传》: 建元六年 (前135),“乃拜 (唐) 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笮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即此。

  • 开平镇

    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十五里开平镇。明永乐初为开平中屯卫治。成化初筑城。清又设把总驻此。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东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1.1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开平,人口1.3万。明永乐

  • 剡县

    西汉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嵊县西南十二里。东汉末徙治今嵊县。唐武德四年 (621)属嵊州,八年 (625) 属越州。五代吴越时改赡县。北宋初复为剡县,宣和三年 (1121) 更名嵊县。(剡shàn

  • 绿杨桥

    在今湖北浠水县东一里。宋苏轼有 《绿杨桥词》 序。

  • 蒗荡渠

    一作莨荡渠、狼汤渠。即战国至秦、汉间之鸿沟。《汉书· 地理志》 河南郡荥阳县: “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 《水经· 河水》: “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 故道自

  •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位于湖南、湖北边界地区,包括湘鄂边、洪湖、巴兴归、襄枣宜等根据地。1928年1月,共产党人贺龙、周逸群、卢冬生等华容、石首、安乡、监利一带和在当地坚持斗争的贺锦斋、段德昌、段玉林等一起,领导群众开展游

  • 十里陌

    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十里。《晋书·李势载记》: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成汉,“温已造成都之十里陌,昝坚众自溃”。即此。

  • 飞鸢堡

    在今山西岚县岚城西北六十里乏马岭。《宋史·地理志》:岚州宜芳县“有飞鸢堡”,即此。金升为飞鸢镇。在今山西省岚县岚城镇西北。《宋史·地理志》岚州宜芳县有飞鸢堡,即此。北宋庆历中修葺,以兵戍守。金升为镇。

  • 宾巴

    即边坝。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5: “边坝即达隆宗,又名宾巴。”见“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