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曲县

河曲县

金贞元元年 (1153) 置,为火山军治。治所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大定二十二年 (1182) 为火山州治。后为隩州治。兴定四年 (1220) 移治黄河滩许父寨 (今河曲县城附近)。蒙古至元二年 (1265)废。明洪武十三年 (1380) 复置,属太原府。万历中移治今河曲县东南旧县乡。清属保德州,乾隆二十七年 (1762) 移治今河曲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西北部、黄河东岸,北临内蒙古自治区,西临陕西省。属忻州市。面积 1328 平方千米。人口13.6万。辖4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文笔镇。五代北汉置雄勇镇。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建火山军;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县为军治;熙宁四年(1071年)废火山县。金贞元元年(1153年)置河曲县为军治,因县处“河(即黄河)千里一曲”得名(《大明一统志》)。清同治《河曲县志》:“县当河流曲处,故名。”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火山军为火山州,后改名隩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州县并入保德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置河曲县,六年废,十四年复置,属太原府。清初因之,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保德州。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迁今址。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将东北部48自然村划归偏关县。1950年将黄河以北137自然村划归内蒙古。1983年属忻州地区。2000年属忻州市。地处黄土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黄河、朱家川河、县川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谷子、糜子、高粱、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硫黄、铝土矿、黏土、油页岩、石灰石、石膏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化工、机械、建材、采矿等。河保、韩河、保石公路经过县境,黄河有渡口多处。有“民歌海洋”之称。名胜古迹有娘娘滩、海潮庵、香山寺、岱岳殿、弥佛洞等。


猜你喜欢

  • 故埠镇

    又作故步镇。即今安徽霍山县。《明史·地理志》 六安州霍山县: “本六安州故埠镇巡检司,弘治二年改为县。”古镇名。又作故步镇。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废霍山县置,即今安徽省霍山县。明弘治二年(1489年

  • 柯坪

    即今新疆柯坪县。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置柯坪分防县丞,属温宿府。1915年设县佐。1930年改置柯坪县。

  • 东关城

    今越南河内市。明交州府附郭县。《明史·安南传》:宣德元年(1426)王通计黎利,“一战而败,心胆皆丧,举动乖张,不奉朝命,擅割清化以南地予贼,尽撤官吏军民还东关”。

  • 西里木第河

    即西林穆丹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北结雅河(精奇里江)支流谢列姆扎河。《清高宗实录》卷743:乾隆三十年(1765)八月癸亥,黑龙江将军富僧阿等奏:“往探西里木第河源之协领伟保称: 自黑龙江省经精奇哩江入

  • 绿麻山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魏基州故城 “在今长林县东绿麻山”。《清一统志·荆门州》: 绿麻山 “在荆门州东南 一百三十里。俗呼为桃李山。前有绿麻寺旧址”。

  • 蓬婆岭

    亦作蒲婆岭、大雪山。指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大白山。《新唐书· 吐蕃传上》: 开元二十六年 (738),剑南节度使王昱 “以剑南兵入攻安戎城,筑二少垒左右之,兵次蓬婆岭,输剑南粟饷军。吐蕃悉锐来救,

  • 梁父县

    又作梁甫。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东汉改为梁甫侯国。西晋复为梁父县。隋改属鲁郡。唐贞观元年 (627) 省入博城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属泰山郡。因境有梁父山,

  • 清远驿

    北宋置,在今江西临川市北六十里。后废。北宋置,在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后废。

  • 民勤县

    1928年改镇番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民勤县。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武威市。面积1.6万平方千米。人口28.8万。辖5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洪武中置临

  • 圣惠镇

    明置,属安邑县。在今山西运城市东二十里。洪武四年(1371)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