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溶镇

河溶镇

即今湖北当阳市东南河溶镇。清设巡司于此。《清一统志·荆门州》: 河溶镇巡司 “在当阳县东南五十里。旧名合溶市。沮、漳水至此合流,故名”。


在湖北省当阳市东南部。面积221.5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河溶,人口 7390。 明为境内商业重镇,明末清初曾设巡检司。初名溶市,又名合溶,因沮、漳二河至此合流,故改今名。1950年属河溶区,1958年为河溶公社,1961年属河溶区。1975年撤区,以河溶、陈场两公社及孙场公社的一部分合置河溶公社。1984年置河溶镇。2001年官垱乡并入。地处沮漳河冲积平原,兼有部分岗地。石膏藏量丰富。主产稻、棉花、油料。有机械、酿酒、服装、印刷等厂。溶丝(蚕丝)为地方名产。为市东南部农贸集市。汉宜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上洋口

    即今福建顺昌县东洋口镇,为水路要津。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移王台通判驻此。

  • 商、西周封国。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毕原。《左传》:昭公九年(前533),“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 ‘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商末周文王子封国。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一说在今西安市

  • 清廉县

    北魏置,属邵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十六里前、后青廉村。隋开皇初属邵州,大业二年(606) 废,义宁元年 (617) 复置,属绛郡。唐贞观元年 (627) 又废。古县名。北魏析闻喜、安邑东界地置,治

  • 御马苑

    在今北京市东北二十里东坝。《方舆纪要》卷11大兴县: “御马苑在京城外郑村坝等处,牧养御马大小二十所,相距各三、四里,缭以周垣,垣中有厩,垣外地甚平旷。自春至秋,百草繁茂,群马畜牧其间,生育蕃息。”

  • 大头山

    一名殿子山。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五里。《晋书·庾衮传》:“及石勒攻林虑,父老谋曰:‘此有大头山,九州之绝险也。上有古人遗迹可共保之。’惠帝迁于长安,衮乃相与登于大头山而田于其下。”古山名。又称殿子山

  • 固留镇

    金置,属平阴县。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南。

  • 岑峰山

    在今山西静乐县城东。《清一统志·忻州》:岑峰山“在静乐县治东五十步,冈峦延亘,城之东北隅跨其上”。

  • 白龙洞

    ①在今广西桂林市南之南溪山。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白龙洞“在南溪平地半山中。龛有大石屋, 由屋右壁入洞,行半途,有小石室”。②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白龙洞。明胡世安《登峨山道里记》:“由牛

  • 小七

    即今浙江嵊泗县西海中小戢山。明《郑和航海图》作“小七”。

  • 东光城郡

    北齐置,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隋开皇初废。北齐置,治今河南省商城县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商城县一带。隋开皇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