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一称甘肃走廊。指今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地区。因地势较低,形状狭长,又在黄河之西而得名。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多沙碛、弋壁。绿洲断续相连,主要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牧业较为发达。自古以来是通往新疆和中亚、西亚等地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又称甘肃走廊。在甘肃省西部。南、北介于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间,东以乌鞘岭为界。东西绵延约 1000 公里,南北宽10~100千米,因形似走廊,又在黄河以西得名。平均海拔 1000~1500 米。气候干旱,戈壁和沙漠广布。源于祁连山的河流出山后形成成片绿洲,灌溉农业发达。自古为交通要道,古代的“丝绸之路”及现代的亚欧第二大陆桥组成路段、兰新铁路均经此。


猜你喜欢

  • 福安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上福州置,属交州府。治所在保福县 (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之常信)。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入安南。

  • 曲木镇

    北宋置,属铜山县。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李都乡新仓村。民国《中江县志》卷2:冯店场“西十二里为古曲木镇,今名孙家沟。光绪时,发现淳熙辛丑巴川县令袁倚碑跋,知为宋时古镇”。

  • 山塘水

    在今江苏吴县西北。唐白居易所凿。明王鏊《姑苏志》卷10:山塘水“自沙盆潭西流出渡僧桥诸水,北流与虎丘山塘水合,曰射渎。相传吴王尝射于此,故名。亦名石渎”。

  • 圣水泉

    在今四川中江县东一里玄武山。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30引王勃曰:“玄武山有圣泉焉,浸淫历数百千年。乘岩泌涌,接磴分流,下瞰长江。”

  • 龙门所

    明宣德六年(1431)置,属龙门卫。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东三十里龙门所镇。《方舆纪要》卷18龙门所,“万历十八年,以北路地势隔远,添设下北路参将驻此,分管大边长一百六十里,二边九十一里”。

  • 岩渊县

    ①唐渤海国置,属椒州。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西北城里。辽徙废。②辽置,为耀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大石桥市西北岳州城。金废。古县名。(1)渤海国置,治今朝鲜永兴西北。属南海府。辽废。(2)辽置,治今辽宁省

  • 同罗部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北。《新唐书·回鹘传·同罗》:同罗“在薛延陀北,多览葛之东,距京师七千里而赢”。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于此置龟林都督府。天宝末安禄山叛乱,劫同罗兵用之,号“

  • 灵峰

    ①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北二十五里,北接宣州市界。《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旗鼓山”条下:通灵峰“南去县二十五里。上有鸡冠石,绝顶宽平,泉出龙湫,下为溪流环绕,与旗鼓诸山,并为县北屏障”。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

  • 札空陂

    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明一统志》卷85都康州:劄空陂“在州(治今都康乡)西。自炉泉水涌流筑为陂,与黎塘俱有溉田之利”。

  • 乾溪寨

    在今贵州瓮安县东。《方舆纪要》 卷121瓮安县: 乾溪寨 “或云元所置乾溪吴地等处长官司也,明初废为砦”。又称乾坪寨。在今贵州省瓮安县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李应祥攻破乾溪寨等地,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