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洛宁县

洛宁县

1914年改永宁县置,属河南河洛道。治所即今河南洛宁县。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面积2305.5平方千米。人口44.9万。辖3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魏文帝时置北宜阳县(治今县东)。废帝二年(553年)改为熊耳县。隋义宁二年(618年)改为永宁县,移治永固城(今河南宜阳县北),属河南道熊州。唐武德三年(620年)移治同轨城(今河南洛宁县东北),贞观十七年(643年)移治鹿桥(今河南洛宁县东)。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移治今洛宁县城。元属河南府路。明、清属河南府。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因与四川省永宁道重名,又临洛水,改名洛宁县,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7年分为洛南、洛北二县,1949年复并为洛宁县,属陕州专区。1952年属洛阳专区,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改属洛阳市。地处崤山、熊耳山中山区和豫西山地黄土塬、黄土丘陵。洛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西南部有故县水库。属南温带湿润气候。产小麦、玉米、大豆、烟叶为主。有农机、建材、竹器、竹合板、电力、黄金等厂矿。郑卢、洛故、三洛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禄地、涧口、坡头、西王村、孙洞、古村等古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射虎谷

    在今甘肃天水县西。《后汉书·段熲传》:建宁二年 (169),段熲讨叛羌于凡亭山,“羌众溃,东奔,复聚射虎谷”。即此。

  • 小长安聚

    在今河南南阳县南六十里。《后汉书·光武纪》:王莽地皇三年(22)十一月,汉军“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战于小长安,汉军大败”。李贤注:“《续汉书》曰:淯阳县有小长安聚,故城在今邓州南阳县南。”在

  • 兀惹城

    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辽史·奚和朔奴传》:统和十三年(995)秋,“迁都部署,伐乌惹,驻于铁骊。秣马数月,进至兀惹城”。即此。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县城附近。辽代为兀惹族政治中心。

  • 谈县

    东晋安帝时以关陇流民置,属始康郡。寄治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西魏废。

  • 津市

    即今湖南津市市。《清一统志·澧州二》:津市,“顺治初,州尝寄治于此,有州判”。1950年于此置津市市。

  • 饶阳河

    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北饶阳河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 卷9京奉铁路车站道里表: “绕阳河,黑山县小于家窝铺地方。”

  • 河边村

    即今山西定襄县东北河边镇。1935年建成北同蒲路忻窑支线经此。

  • 石闾山

    在今山东泰安市南四十五里。《汉书·武帝纪》:太初三年(前102)“䄠石闾”。又《郊祀志》:“石闾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言仙人闾也。”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南。《汉书·武帝纪》:太初三

  • 西海州

    南宋景定二年(1261)改海州置,治所在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赣榆、东海、沭阳、涟水等县及以东之地。后复改海州。

  • 厨北县

    隋开皇六年 (586) 改落丛县置,属兴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徐家坪乡明水坝村。开皇八年 (588) 改为鸣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