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洛阳市

洛阳市

1948年当地解放后由洛阳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河南洛阳市。


简称洛。在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面积1.5万平方千米(市辖区544平方千米)。人口633.8万(市辖区148.9万)。辖涧西、老城、西工、吉利、瀍河回族、洛龙6区和孟津、新安、嵩县、汝阳、栾川、伊川、宜阳、洛宁8县,代管偃师市。市人民政府驻西工区。周初,周公(旦)营洛邑,建王城(今洛阳市城区王城公园一带)、成周(今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二城。平王东迁王城,以为都城。敬王迁都成周。战国始称洛阳,因在洛河之北,故名。《寰宇通志》:“地居洛水之北,故曰洛阳。”历史上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唐(武后)、五代梁、五代唐等先后建都于此,号称“九朝古都”。秦置洛阳县(治今洛阳城区东北白马寺东),属三川郡。西汉改��阳县,属河南郡。东汉建都于此,改为河南尹。三国魏复改洛阳县。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东魏初改置洛州。隋大业元年(605年)在汉魏洛阳故城西建城,炀帝迁都于此,称东京。并置豫州,后改称河南郡,同时移洛阳县治于此。唐初为洛州,显庆二年(657年)建东都,武则天改称“神都”,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天宝元年(742年)定为东京。五代梁和唐、晋亦曾都此。五代梁、晋、汉、周和北宋称为西京河南府。金兴定元年(1217年)称中京金昌府,正大初重建洛阳城,即今洛阳市老城区。元为河南府路。明、清为河南府。1913年设豫西道,1914年改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8年析洛阳县城区置洛阳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地级)。1955年洛阳县撤销并入。1958年由洛阳专区代管,1964年再归省辖。1971年洛阳地区孟津县划入,1976年孟津县复归洛阳地区。1983年洛阳地区的新安、偃师、孟津三县划入。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将栾川、嵩县、汝阳、宜阳、洛宁、伊川六县划入。1993年偃师县改市。地处伏牛山、熊耳山和豫西黄土丘陵区,黄河流经北部,洛河、伊河流向东北,北汝河流向东南。南部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北部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产小麦、玉米、甘薯、谷子、豆类、棉花、烟叶、油料作物为主。以产牡丹著名,有“牡丹花城”之美称。矿产有钼、铝土、钨、硫黄、耐火黏土、水泥灰岩等。工业有冶金、电力、石油、化工、机械、建材、煤炭、纺织、食品、造纸、农机修配、农林牧副产品加工和采矿等。传统工艺品有唐三彩、宫灯和仿古铜制品。陇海、焦柳铁路在市区交会,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横贯东西,207国道纵穿南北,洛界、洛常、洛卢等公路以洛阳为起点伸向四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周公庙、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故城、洛阳古墓博物馆等,其中龙门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 舟子洲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南。《寰宇记》卷90升州上元县:舟子洲“在县西五里。周回七里。《舆地志》云:梁天监十三年以朱雀门东北淮水纡曲,数有患,又舟行旋冲太庙湾乃直通之,中央为舟子洲,四方诸郡秀才上计所憩止

  • 和仁城

    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旧唐书·地理志》 贵平县: “旧治和仁城,开元十四年移治禄川也。”

  • 北戴河

    在今河北秦皇岛市西南三十里,北戴河入海处。其地有联峰山、临榆山、仙人洞、汤泉山、背牛顶、劳岭诸胜。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始辟为避暑区。1936年设立北戴河海滨风景管理局,为北方避暑胜地。在河北省秦

  • 通鸦 (鵶) 城

    即今河南宝丰县。《元和志》 卷6龙兴县: “县城本通鸦城,即后汉贾复城也,复南击郾所筑。后魏太和二十三年,孝文帝亲征马圈,行至此城,昏雾,得三鸦引路,遂过南山。故号通鸦城。”

  • 临沂县

    ①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东临沂庄。东汉改属琅邪国。南朝宋省。东魏武定八年 (550) 复置,属郯郡。北齐省。隋开皇十六年(596) 复置,为沂州治。移治今山东临沂市。大业初为琅邪郡治。唐以

  • 桃仙都

    在今广东揭阳县东南。清顺治十年(1653) 移北寨巡司于此。

  • 长山口

    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西长山子、南长山子一带。后金天聪五年(1631), 明军阵于长山口,皇太极督兵三万击之。即此。在今辽宁省凌海市西南西长山子、南长山子一带。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明兵阵于长山口,

  • 夏塘镇

    北宋置,属安丰县。即今安徽长丰县南下塘镇。在湖南省耒阳市东部。面积69.9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夏塘圩,人口1100。传昔有吏巡此,言其地:“下马似塘,四周城墙,连两三日,俯视汪洋。”故得名

  • 锡兰山

    亦作细兰、锡兰。即今斯里兰卡。明费信《星槎胜览》 卷3: 锡兰山国 “其国自苏门答剌顺风十二昼夜可至。…永乐十年,郑和等赍诏敕金银供器,彩妆织金宝幡,布施于寺,及建石碑,赏赐国王头目。其王亚烈苦奈儿负

  • 募役

    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花江镇。民国时设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