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水
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2介休县: 洪山水在 “县东南二十里。一名石洞水。源出洪山,或谓之胜水,四泉并发,四时不竭。宋文彦博引为东、中、西三渠,灌自城以东数村之田,凡九十余顷,西北流注于汾”。
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2介休县: 洪山水在 “县东南二十里。一名石洞水。源出洪山,或谓之胜水,四泉并发,四时不竭。宋文彦博引为东、中、西三渠,灌自城以东数村之田,凡九十余顷,西北流注于汾”。
三国吴建。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东兴镇一带。《三国志·吴书·丁奉传》:“魏遣诸葛诞、胡遵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军拒之。”即此。
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南癿藏乡一带。唐天宝十三年 (754) 置天成军于此。在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唐天宝十三载(754年)于此置天成军。
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五泉县置,属武乡郡。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元和志》卷2同州朝邑县: “以北据朝阪,故以为名。” 隋属冯翊郡。唐属同州,乾元三年 (760) 改名河西县。大历五年
又名桃山。在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三十五里。《旧唐书·地理志》 燕州: “开元二十五年,移治所于幽州桃谷山。” 即此。
一作柏梁。指今青海玛多县西扎陵湖、鄂陵湖的总称。《旧唐书·吐蕃传》: 贞观十五年 (641),“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弃宗) 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
又名银冶山。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南十五里。民国 《密云县志》 卷1: 银冶岭 “曾产银,山下犹有开采洞址,近产石棉”。
①一作凤鸣山。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凤鸣山 “在县西十里。峰峦秀丽,甲于群山”。《清一统志·荆门州》: 鸣凤山“峰峦耸秀,为县之镇。上有泉甚清凛,山半有石如龟蛇状。相传宋宝
即今四川安岳县南李家镇。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李家街“在治南一百二十里”。
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二十里。《清一统志·德安府》: 宝林寺 “前临大河,基周数里。后有松、栗二坪,木皆参天。宋、元皆有碑碣。明洪武间赐名正觉寺”。
清雍正元年(1723)改仪真县置,属扬州府。治所即今江苏仪征市。宣统元年(1909)改名扬子县。1914年复名仪征县, 属江苏淮扬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86年改设仪征市。古旧县名。清雍正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