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洪州

洪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改豫章郡置,治所在豫章县 (今江西南昌市西)。《元和志》 卷28: 洪州“因洪崖井为名”。大业二年 (606) 复为豫章郡。唐武德五年 (622) 又改为洪州。贞观中,徙治今南昌市。天宝元年 (742) 再改为豫章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洪州,为江南西道治。宝应元年 (762)州治改名钟陵县,贞元中复改名南昌县。唐时辖境东起今江西永修、南昌、进贤诸县,西有铜鼓、修水等县,南至上高、万载县,北至武宁县。五代南唐升为南昌府。北宋复为洪州。太平兴国六年 (981) 后,以南昌、新建二县 (今江西南昌市) 为治所。南宋隆兴三年 (1165) 升为隆兴府。

②唐贞观三年 (629) 以处降党项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七年(633) 改为彭州。

③西夏升洪门镇置,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西南。元废。

④即洪州泊里长官司。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


(1)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因州治内有洪崖井得名。治豫章县(唐宝应初改为钟陵县,贞元中改名南昌县,即今江西南昌市)。大业三年(607年)改为豫章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复为洪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修水、锦江、潦水等流域和赣江、抚河下游地。天宝元年(742年)复改豫章郡,乾元元年(758年)仍为洪州。五代南唐交泰元年(958年)升为南昌府,北宋初复为洪州,辖境缩小。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升为隆兴府。州境水陆四通,沃野垦辟,有鱼稻之饶,唐时有东南都会之誉。江南西道观察使、镇南军节度使先后治此。南唐末曾建为南都。宋为江南西路治。(2)西夏升洪门镇置,治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部。元废。


猜你喜欢

  • 古城洼

    即汉日勒县故治。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

  • 长春观

    ①在今山东济南城西。《清一统志·济南府二》:长春观“在历城县西。邱处机修真处。殿后一洞,蜿蜒数十里。一名大庵”。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双峰山南麓。始建于元。因纪念长春真人丘处机而命名。多次重建

  • 金钱隘

    在今福建清流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8清流县: “金钱隘在县西北,路通宁化。”

  • 天池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尹州。治所在今云南牟定县西北八里天台街。天宝后废。②唐龙纪元年(889)置,属宪州。治所在今山西娄烦县南三十里天池店村。北宋咸平五年(1002)废。③唐置,属羁縻驯州。治所

  • 清江浦镇

    即今江苏淮阴市。明中叶后清江浦运口常为黄河所淤,不通舟楫。成化年间于清江闸置两坝,运船由此车盘过坝入河,清江闸南岸渐成集镇。清康熙时河道总督驻此,雍正七年 (1729) 又为南河总督驻所。乾隆时移清河

  • 芒域

    藏语译称异名,又名麻域。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列城,为阿里三部之一。

  • 南平长官司

    元置。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西北。后废。

  • 沃野镇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治所初在汉沃野县故城(今内蒙古磴口县东北河拐子古城,一说在今五原县东北乌加河北)。太和十年(486)迁治汉朔方县故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南什拉召附近)。正始后又迁黄河北,今内蒙古乌

  • 三阳桥

    即今江西宜春市北三阳镇。明嘉靖《袁州府志》卷2:宜春县有三阳铺,“三阳桥,县北四十里”。

  • 板桥驿

    ①明置,属景东府。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北文龙。②明置,属昆明县。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大板桥镇。《方舆纪要》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 板桥驿在“府东三十里。又东达杨林废县六十里。明初沐英等征云南,师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