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济阴郡

济阴郡

①西汉建平二年 (前5) 改定陶国置,治所在定陶县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东汉属兖州。北魏属西兖州,后移治左城 (今山东曹县西北)。北齐废。隋大业初改曹州复置济阴郡,治所在济阴县 (今山东曹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成武、金乡、单县等地。唐武德初改为曹州,天宝元年 (742) 复改济阴郡,乾元元年 (758) 又改为曹州。

②东晋侨置,治所在睢陵县 (今江苏睢宁县)。南朝宋入魏,废。

③南朝宋置,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魏改济阳郡,属楚州。寻复故。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为白水县。

④南朝宋侨置,属徐州。治所在睢陵县 (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南齐属北徐州。北周属西楚州。隋开皇初废。

⑤南朝梁侨置,属睢州。治所在顿丘县 (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市北部地。后废。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以济阴国改置,治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西北)。甘露二年(前52年)改为定陶国,后复为郡。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菏泽市附近,南至定陶县,北至濮阳地区。北魏移治左城(今山东曹县西北),辖境缩小。北齐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曹州为济阴郡。


猜你喜欢

  • 黄岑山

    即骑田岭。又名上岭山、客岭山、黄箱山。在今湖南郴县南六十里,接宜章县界。《水经·耒水注》: 黄水 “出 (郴) 县西黄岑山,山则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方舆纪要》 卷82郴州: 黄岑山 “岭高千

  • 金沙山

    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6开州: “金沙山在州治东迤北。宋建炎间,杨隶守开德,金人来攻,方战,城陷。金人屠其城,隶及弟彭年死之,人为瘗骨,立冢如山,因以沙名。”

  • 修岭镇

    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修岭下。《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广昌县: 修岭镇 “在县西南十里,俗谓之秀岭。宋绍圣中置巡司,明因之”。清乾隆三十年(1765) 裁。

  • 吉水

    又名甲水、夹河。在今湖北郧西县西之金钱河。《寰宇记》卷141上津县:吉水“在县北七十里。源出石城山西汉水侧石臼中,色白而味甘,每上已与端午日,远近咸臻,饮之治冷疾”。《明史·地理志》 上津县:“又有吉

  • 寻甸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仁德府置寻甸军民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三里中古城。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寻甸军民府:“蛮名新丁,又名寻甸部,讹为仁地,又为仁德部。蒙氏因名寻甸,段

  • 清江市

    1945年当地解放后由淮阴县城区析置,为苏皖边区政府驻地。治所即今淮阴市。1946年废。1948年第二次解放后设立两淮市,旋废,复称淮阴县。1950年再置清江市。旧市名。苏皖边解放区设。1945年由江

  • 钱清场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四十二里钱清镇。产海盐。《明史· 杨维桢传》: 元泰定四年 (1327),维桢“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即此。

  • 中镇砦

    亦作忠镇砦。北宋置,属嘉定府。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宋史·宁宗纪》:南宋嘉定六年(1213),“虚恨蛮犯嘉定府之中镇砦”。即此。

  • 锅顶山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清光绪 《昌平州志》 卷5: “城西六十里禾子涧,俗称锅顶山。” 今禾子涧东有锅顶山。

  • 蒲沟镇

    又名蒲口。清置,属天津县。在今天津市北。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93: “同治十一年,在天津县离城三十六里之蒲沟汛地方,俗名蒲口,购买民地五十九亩有奇,建造火药库三座,环以墙濠。又建驻守兵弁兵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