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浩门岭

浩门岭

在今河北赤城县南十五里蒿门岭。《方舆纪要》 卷18雕鹗堡: 浩门岭在 “堡北二十五里。明初以此名驿。上有松数百株,郁然苍秀”。


猜你喜欢

  • 降水

    古水名。亦作洚水、绛水。《尚书·禹贡》:“北过降水,至于大陆。” 后世说法不一。《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屯留: “桑钦言 ‘绛水出西南,东入海。’”《水经·浊漳水注》: 绛水 “东径屯留县故城南,其水

  • 皇城岛

    即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明史·河渠四》: “又有沙门、鼍矶、皇城等岛居其中,天设水递,止宿避风。惟皇城至旅顺二百里差远,得便风不半日可度也。”

  • 秦州都督府

    唐武德二年 (619) 置秦州总管府,治所在上邽县 (今甘肃天水市)。领秦、渭、岷、洮、叠、文、武、成、康、兰、宕、扶等州。辖境相当今甘肃境内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兰州市以南地区。七年(624) 改为秦州

  • 崤郡

    北周明帝二年 (558) 改恒农郡置,为陕州治。治所在陕县 (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隋开皇初废。北周武帝改弘农郡置,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和陕县地。属陕州。隋开皇初废

  • 淡塘河

    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西南盐官镇西北。南宋嘉定十五年 (1222) 为捍咸潮筑。《宋史·河渠志》: “在县 (治今盐官镇) 西近南亦曰咸塘,近北则为淡塘。” 至清初已堙塞过半,今废。

  • 大像山

    ①在今甘肃甘谷县城西南三里。山上原有石窟二十二处,殿阁屋宇九十四座均遭严重破坏,因有一尊高23.3米的石胎泥塑大佛而得名。《寰宇记》卷150秦州废伏羌县:“大像在废县东一里。石崖上有大像一躯,长八尺,

  • 黄阳关

    亦作黄羊关。明永乐中置,属平武县。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黄羊关藏族乡。后废。

  • 泡马滩

    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宝马乡。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89仁寿县: 泡马滩铺 “在县东二十里”。同治 《仁寿县志》 卷1: “泡马滩更名宝马场。”

  • 岩关

    即严关。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严关乡。《明史·地理志》 作 “岩关”。

  • 仪州

    ①唐先天元年(712)改箕州置,治所在辽山县(今山西左权县)。《元和志》卷13仪州:“因州东夷仪岭为名。”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左权等县地及河北涉县北部地区。天宝元年(742)改乐平郡,乾元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