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涞水县

涞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永阳县置,属易州。治所即今河北涞水县。《元和志》 卷18涞水县: “近涞水为名。” 大业初属上谷郡。唐属易州。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981) 废入易县。辽复置,仍属易州。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中西部,北临北京市。属保定市。面积1644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7镇、8乡(含1满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涞水镇。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逎县,治今县城北,属幽州涿郡。三国魏改为遒县。北魏徙今治,属范阳郡。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省入涿县。隋开皇元年(581年)析置范阳县,属易州;六年改名固安县,八年废;十年改置永阳县;十八年以境内涞水更名涞水县,属上谷郡。《元和郡县志》易州涞水县:“近涞水(今拒马河)为名。”唐至清属易州。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年)入辽,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入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省入易县。端拱二年(989年)地入契丹,复置涞水县。1913年属直隶省范阳道,后改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5年属察哈尔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1958年并入易县、涿县。1962年复设,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与山前平原过渡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拒马河流经全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甘薯、谷子、棉花等。为省太行山玉米杂交和绒山羊改良基地、黄淮海农业开发区。工业有机械、水泥、挂毯、大理石加工等。京原、高易铁路,112国道及京昆、京获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明长城、龙门峡摩崖石刻、野三坡风景名胜区等。


猜你喜欢

  • 蜀浑山

    亦作浊浑山。在今青海共和县西。《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李大亮败吐谷浑于蜀浑山”。胡注: “山在赤海西。”

  • 土城山

    亦名西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五云门外。《越绝书》卷8:“今北坛利里丘土城,句践所习教美女西施、郑旦宫台也。”

  • 南伊岛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鸿庥岛。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1947年改名鸿庥岛。

  • 陶章河

    亦作陶张河。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莱阳市东北之清水河,为五龙河上源。《清一统志·登州府》: 陶章河 “源出栖霞县东南十五里唐山,西南流经莱阳县 (今莱阳市) 东,又西南会县河西大河,合流南入海”。

  • 芳桥镇

    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北三十里芳桥镇。清光绪《宜兴荆溪县志》全境图:东北有芳桥。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宜兴县东北有“芳桥镇”。在江苏省宜兴市东部、横塘河西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芳

  • 苏祁县

    ①即苏示县。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后主时为越嶲郡太守,“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嶷诛逢”。②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废苏示(祁)县置,为亮善郡治。治

  • 阿穆哈河

    即今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部叶尼塞河支流阿巴坎河。《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统部》唐努乌梁海部:定边左副将军辖乌梁海十佐领“在西北,跨阿勒坦河、阿穆哈河,亦与俄罗斯为界”。

  • 窦父冢

    即汉文帝窦后父冢。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南。《史记·外戚世家》: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索隐》: “按: 挚虞注 《决录》 云 ‘窦太后父少遭秦乱,隐身渔钓,坠泉而死。景帝立,太后遣使者填父所坠渊,起

  • 沈阳千户所

    蒙古至元元年(1264)置,属沈州。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明废。

  • 兹水

    亦作滋水。关中八川之一。即今陕西灞河。《汉书·地理志》 京兆尹南陵县: “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显霸功。”古水名。又称滋水。为关中八川之一。即今陕西省渭水支流灞河。春秋秦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