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梁关
在今河北内丘县西。《晋书地道记》: 中丘县有烧梁关。《方舆纪要》 卷15内丘县: 烧梁关 “在县西。旧为控扼之处”。
在今河北内丘县西。《晋书地道记》: 中丘县有烧梁关。《方舆纪要》 卷15内丘县: 烧梁关 “在县西。旧为控扼之处”。
亦作窴颜山。即今蒙古国哈努伊河与胡努伊河间之巴彦鲁集克山脉。《史记·匈奴列传》: 西汉元狩四年 (前119),卫青、霍去病分兵击匈奴,“北至阗颜山赵信城而还”。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六十里壶井山南。《方舆纪要》卷96长乐县“壶井山”条:“又有王母礁,在壶井山南。二礁对峙海中。宋末,杨妃负广王、益王,航海时经此。”
在今山西隰县城西北二里凤凰山。俗称小西天。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庵内分上、下两院,下院有无量殿,左右厢房和前向掖门;掖门共两座,一曰“疑无路”,一名“别有天”,由此登楼,可饱赏隰城风光。上院左右
明永乐三年(1405)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根河市根河地区。《明太宗实录》:永乐三年十月,“命来朝鞑靼头目苦列为坚河卫指挥同知”。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①亦作小遂山。即今广东徐闻县南海中头、二、三墩。《方舆纪要》卷104徐闻县:小蓬山“在县南三十里海中,前有海屿,名曰三墩。《旧志》:由此渡海四百里乃至琼州”。《清一统志·雷州府》:小遂山“突起海滨,前
①北宋改羁縻富州置,为羁縻州,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元至元三十年 (1293) 改为散毛洞蛮夷官。②元置,属怀德府。治所在今四川酉阳、黔江等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元史·英宗纪》: 至治二年(13
元元贞元年(1295)升吉水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吉水县。明洪武初降为吉水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吉水县置,治今江西省吉水县。属吉安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吉水县一带。明洪武初又降为县。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临颍县南。《春秋》: 定公四年 (前506),“公及诸侯盟于皋鼬”。杜注: “繁昌县东南有城皋亭。” 《水经·颍水注》: “颍水又东南径泽城北,即古城皋亭矣。《春秋经》 书 ‘公及诸
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杨家湾镇。清同治《毕节县志稿》卷2:杨家湾在“城西八十里”。
即今江苏通州市 (金沙镇)南十四里金乐乡 (油榨镇)。民国 《南通县图志》 卷1: 三乐第十一乡区有侯油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