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犊儿山

犊儿山

即兔儿山、吐儿山。又作犊山。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巴林右旗北境。《辽史·道宗纪三》: 大康元年 (1075) 夏四月,“乙酉,如犊山”。北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 “单于庭依犊儿山麓,广荐之中,毡庐数十,无垣墙沟表,至暮,则使人坐草,褒庐击柝。”


又作犊山(《辽史·道宗纪》)、兔耳山(《辽史·地理志》)、吐儿山(《辽史·营卫志》),契丹语曰拖古烈(《辽史·道宗纪》),蒙古语曰牛犊(清高宗《辽史语解》注)。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西北浩尔图乡乌兰达坝林场附近高山地带。辽“夏捺钵无常所,多在吐儿山”(《营卫志》),尤以辽道宗时为最,十次幸拖古烈,二次幸犊山,皆在此地。沈括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使辽,辽道宗单于庭于此。


猜你喜欢

  • 三魁山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三魁镇。《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三魁山在“县南六十里。有东山、西章、中龟三峰,谓之三魁”。

  • 固本堤 (隄)

    在今江西樟树市附近。《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 固本堤在 “府城 (今临江镇)东。古堤也。赣、袁二水合流东下,最易冲啮。宋嘉定迄咸淳,守土者相继伐石甃砌为堤,水方顺道。元大德间亦常增修。明朝宏治

  • 无极县

    唐万岁通天二年(697)改毋极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无极县。金属中山府。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部偏南。属石家庄市。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48

  • 沱江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三江府。治所在陇拔县 (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不拔)。辖境相当今河山平省和永富省相连地区。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 茶陵卫

    在今湖南茶陵县城内。明洪武初置,清康熙二十七年 (1688) 裁。

  • 敖水

    一作滶河。在今湖北钟祥市北。《水经·沔水注》: 敖水 “出新市县东北,又西南径大阳山,西南流径新市县北,又西南而右合枝水,……又西南流注于沔”。《清一统志·安陆府》: 敖水 “在钟祥县北。今名直河。…

  • 五里界市

    即今湖北武昌县(纸坊镇)东十六里五里界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江夏县(今武汉市武昌区)东南有五里界市。

  • 陈峒山

    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增城县:陈峒山“脉自庾岭而来,势如卓旗。山侧有小阜突出,增江源于此”。

  • 三受降城

    唐景龙二年(708)朔方总管张仁愿于今内蒙古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以防突厥。《元和志》卷4:“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绝其南寇之路。……六月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遥相

  • 同官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改铜官县置,属宜君郡。治所即今陕西铜川市北城关乡。隋属京兆郡。唐属京兆府。五代梁改属同州。后唐属耀州。明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6年改为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