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紫打地。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安顺场彝族乡。清光绪 《越嶲厅志》 卷2: 同治二年 (1863),石达开 “由冕宁小路窜入踞紫大地场,土千户王应元撤铁索桥扼守松林小河,擒石达开”。
在今山西平陆县南八里茅津村南,黄河北岸。《明史·地理志》 解州平陆县: “有沙涧茅津渡巡检司。” 即此。
在南京城 (今江苏南京市) 东南隅。正南门曰洪武门,向南正对外城的正阳门,向北经承天门、端门、午门,到奉天门即进入宫城,经宫城的北门北安门 (后宰门),至玄武门出皇城。在洪武门东侧为长安左门,西侧为长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南。明初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瓮安县南。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初废。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南二十里峎山乡境内。明曹学佺 《名胜志》 载: 峎山 “顶有三石,如巨人状”。今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湖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将军石、紫霞洞、金子岭、峎筋石、飞帘祠、蜡烛石、一线天
亦作婆多吐水。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与宾县交界处之蜚克图河。《金史·世纪》: “世祖乃以偏师涉舍很水,……明日,大雾晦冥,失道,至婆多吐水乃觉。”
从吉林白城子(今白城市)至内蒙古阿尔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阿尔山镇)。1937年日伪将洮索线延筑至阿尔山后又延至伊尔施。从吉林省白城市入内蒙古自治区,经乌兰浩特市至阿尔山市伊尔施镇。长354千
①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乌石山“在州西北六十里。两山相峙,路经其中, 以石多黑,因名”。②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新唐书·地理志》秋浦县:“有乌石山,广德初盗陈庄、方清所据。”
在今甘肃卓尼县西。《元和志》卷39临潭县:抃傍山“在县东十一里。抃傍,羌语也,羌语呼石为抃,呼高为傍,因以为名”。
①在今江西万安县东。《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龙头山在“县东二十里。高数百丈,周回十里,形如几案,一名案山。上有仙坛及龙峡。又有仙圣、罗汉二岩。龙溪水出其左,西入赣江”。②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