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井
在今安徽来安县城内。《清一统志 · 滁州》: 琉璃井 “在来安县治后。泉极甘洁,虽旱不竭,以琉璃甃砌,水光夺目,投以瓦砾,声若笙簧,久之乃止”。
在今安徽来安县城内。《清一统志 · 滁州》: 琉璃井 “在来安县治后。泉极甘洁,虽旱不竭,以琉璃甃砌,水光夺目,投以瓦砾,声若笙簧,久之乃止”。
1914年由原赣西道置,属江西省。治宜春县(今江西宜春市)。1916年移治吉安县(今江西吉安市)。辖境约当今江西樟树、新干、永丰、吉水、吉安、泰和以西,万载、宜丰、高安以南,井岗山、遂川、万安以北地区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新疆疏勒府。治所在牌素巴特回庄(今新疆伽师县)。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1930年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喀什地区。面积 6670 平方千米。人口32.
①即古之武林。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寰宇记》 卷107饶州余干县: 武陵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临大湖。《汉书》 作武林”。②即木山。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一里。 《寰宇记》
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南。《水经·获水注》:“获水又东径弥黎城北。刘澄之 《永初记》 所谓城之西南有弥黎城者也。” 《旧志》 误为迷刘城。《方舆纪要》 卷29徐州 “垞城” 条下: “今州南二里有古迷刘城。
①唐、五代方镇。唐乾符五年(878)置,治所在云州(今山西大同市)。中和二年(882)移治代州(今山西代县),改名雁门节度使。五代唐于云州复置大同节度使。后地入契丹。②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八十里。明于此
一名云山。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寨。《寰宇记》 卷139朗池县: 披衣山 “在县西南六十里。天将雨,山上云雾驰曳如披衣焉,上有云山寺”。
①三国魏文帝置,为义阳郡治。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后废。西晋初复置,属义阳郡。后废。南朝宋孝建三年(456)复置。南齐属北义阳郡。北魏正始元年(504)属义阳郡。隋开皇初废。②南朝梁普通六年(525
清宣统元年(1909)改兰仪县置,属开封府。治所即今河南兰考县。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54年与考城县合并为兰考县。古旧县名。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兰仪县置,治今河南省兰考县
①《尚书·禹贡》:“九山刊旅”,指九州的名山。《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墜形训》以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为九山。《史记·夏本纪》 司马贞《索隐》以汧山、壶口、砥柱、
唐南诏置,属开南节度。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六里整董。南诏后期属银生节度。宋大理废。唐贞元十年(794年)南诏置,在今云南省勐腊县北境。属银生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