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溪
东阳江支流。即今浙江东阳、义乌二市南之南江。《方舆纪要》 卷93东阳县: 画溪 “出大、小盆山,环绕县南境,合诸溪水而西北出,群山萦回,草木如画,因名”。同卷义乌县: 画溪 “自东阳县西流至此,为洋滩渡,又西合东江”。
东阳江支流。即今浙江东阳、义乌二市南之南江。《方舆纪要》 卷93东阳县: 画溪 “出大、小盆山,环绕县南境,合诸溪水而西北出,群山萦回,草木如画,因名”。同卷义乌县: 画溪 “自东阳县西流至此,为洋滩渡,又西合东江”。
南齐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象州、武宣、来宾等县境。后废。
一作敦丘。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浚县西。《诗经·卫风·氓》: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邑名。又作敦丘。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浚县西。《诗经·卫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即此。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乾州西南十余里。山幽谷暗,径路丛杂。清乾隆征苗时,苗族首领石柳邓于此被害。
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明安乡。20世纪30年代乌拉特后旗曾迁治于此。
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晋为河内郡治。隋开皇初为怀州治。十六年 (596)改为河内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沁阳市。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河内。东汉、晋、北朝曾是河内郡和怀州治所
①元置,在今湖南长沙县东北新安岭。②元置,在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新安镇。
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六十里。《清 一统志·郴州一》: 屋岭水 “源出屋岭山,下流合广东韶州府仁化县大江。又一支西北流,入耒水”。
清置,属崇明县。在今上海市崇明县北。乾隆三十三年 (1768) 置巡司于此。
崤山分东崤、西崤,故又称二崤。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628),“晋人御师必于殽, 殽有二陵焉”。《后汉书·班固传》:“《两都赋》:左据函谷,二崤之阻。”《三国志·魏书·庞德传》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