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塉
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南。《梁书·胡僧祐传》:大宝二年(551),侯景围巴陵,湘东王绎遣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师赴援,“至杨浦,(侯)景遣其将任约率锐卒五千,据白塉,遥以待之”。
在今湖南省华容县东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二年(551年),侯景围攻巴陵,湘东王萧绎将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军赴援,“僧祐至湘浦,景遣任约帅锐卒五千据白塉以待之”,即此。
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南。《梁书·胡僧祐传》:大宝二年(551),侯景围巴陵,湘东王绎遣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师赴援,“至杨浦,(侯)景遣其将任约率锐卒五千,据白塉,遥以待之”。
在今湖南省华容县东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二年(551年),侯景围攻巴陵,湘东王萧绎将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军赴援,“僧祐至湘浦,景遣任约帅锐卒五千据白塉以待之”,即此。
①亦名玉女灵山。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145简州:玉女山“仙人李八百修炼于此。希夷观在此”。《方舆纪要》卷67简州:玉女山“在州东北二十里。山东北有泉,西北有悬崖,腹有石乳房十七眼,
即今甘肃岷县南迭藏河,为洮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叠藏河 “在卫城东门外,源出分水岭,下流入于洮河”。
即石牛道。古代陕西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间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入蜀,经广元市而至剑阁县。《方舆纪要》 卷66四川: “石牛道亦名金牛道。”即“石牛道”。
①隋置,属蒲台县。即今山东利津县治。金明昌三年(1192)于此置利津县。②北宋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
1944年升沐爱镇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沐爱镇。“沐爱”为彝语姓氏“木乃”译音转写。1950年改为沐爱县。1951年撤销并入高县。1954年划归筠连县。1944年由高县析置,治今四川省筠
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元和志》 卷13广阳县: “盘石故关在县东北七十里。” 《方舆纪要》卷40平定州: 盘石关 “与苇泽关相接,并为设险处”。
①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宋史·河渠志》:“沫水出蜀西徼外,今阳山江、大皂江皆为沫水,入于西川。”②一名渽水、涐水。即今四川西部大渡河或青衣江。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伏
元代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明初废。元初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西北喜洲。后废。
一名泽多泉。在今陕西富平县西。《水经·沮水注》: 泽泉水 “出沮东泽中,与沮水隔源,相去十五里,俗谓是水为漆水也。东流径薄昭墓南,又径怀德城北,东南注郑渠,合沮水”。《长安志》: “泽多泉在县西一十三
原名塘口。即今上海市松江县东南十六里,地处盐铁塘入黄浦江之口。《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娄县 “陶宅镇” 条下: “其相近又有得胜港,亦官军御倭处。” 明嘉靖 三十 三年 (1554) 曾在此击败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