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鹤山

白鹤山

①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寰宇记》卷98临海县:白鹤山“在县东二十里。上有深湖,中有磐石,前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乱”。

②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二十六里。《寰宇记》卷94引《吴兴记》云:“昔乌程人姚紾化为白鹤,游于此山, 因名。”

③在今福建宁德市西。明嘉靖《福宁州志》卷2山川宁德县:白鹤峰“在一都,县西一里。《旧志》云,始因仙鹤来集得名”。《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宁德县:白鹤山在“县西一里,俗名西山,秀拔千仞,南连飞鸾诸山,北接莲花诸峰”。

④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三里,与巴丘山对峙。《方舆胜览》卷29岳州:白鹤山“在巴陵县。山之南有两池,池潜巨蟒”。

⑤一名白鹤岭。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1祁阳县:白鹤山,“《旧经》云,山南接九疑,北连衡岳,数峰卓峙,岩壑幽深,郡境名山也”。

⑥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三里。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为蒲江县人, 自号白鹤山人,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传世。《宋史·魏了翁传》:“筑室白鹤山下。”即此。

⑦亦名鹤山、四明山、群羊山。在今四川邛崃市西。《方舆胜览》卷56邛州:白鹤山“在城西八里,常璩曰:临邛名山曰四明,亦曰群羊,即今白鹤也。汉胡安尝于山中乘白鹤仙去,弟子即其处为白鹤台”。


在四川省邛崃市区西侧。岷江支流南河绕流。历来为佛教丛林,翠屏阁与西岩寺,唐、宋已闻名。有鹤林寺(曾称白鹤寺)、幽居寺、漏米洞、仙人洞、点易洞等。漏米洞昔为小庙,今存庙后山岩内乳白色坐像。峰顶有始建于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古塔,六角九层,高17.89米。山间洞壑幽深,林木茂盛。历为避暑游览胜地。


猜你喜欢

  • 香水园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明一统志》 卷5隆庆州: 香水园“在州治东。元仁宗诞处。其址尚存”。

  • 西吴

    旧湖州府的别称。即今浙江湖州市。明、清时浙江湖州府的别称。参见“三吴”。

  • 顾成庙

    西汉文帝四年 (前176) 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汉书· 文帝纪》: 四年 (前176),“作顾成庙”。服虔曰: “还顾见城,故名之。” 应劭曰: “文帝自为庙,制度卑狭,若顾望而成,犹文王灵台

  • 斗塘隘

    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北。《清一统志·吉安府二》:斗塘隘“在庐陵县西北九十里,地界安福、吉水,兼通袁州府及新喻县”。

  • 布拉木达克喇城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治布让。《清一统志·西藏》 阿里诸城:布拉木达克喇城“在布拉木之地。距剌萨西南二千五百余里。其所属有喀尔多木(嘎尔登)、日底二城”。又作补仁、补人、布朗达克喀尔。清康熙间置,在今

  • 龙津站

    元置,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龙津。元置,在今江西省余干县南。属余干州。

  • 五溪镇

    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沙市镇。明置巡司于此。在安徽省青阳县西部、九华河东岸。面积15.2平方千米。人口 5000。镇人民政府驻五溪,人口190。因有龙溪、漂溪、舒溪、双溪、濂溪在此汇流,元代在河上建有三孔

  • 弄松堡寨

    在今甘肃岷县东七十五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茶埠峪寨”条下:“自是而东又有冷落山、永宁堡、弄松堡三寨。”

  • 彭蠡

    古泽薮名。即今江西鄱阳湖。《尚书· 禹贡》 扬州: “彭蠡既潴”; 导漾 “东汇泽为彭蠡”。《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彭泽: “ 《禹贡》 彭蠡泽在西。” 蔡沈 《书传》 谓 “彭蠡,鄱阳湖也”。近人考

  • 营城子站

    即今吉林九台市东营城镇。《清史稿·地理志》: 吉林府吉长铁路有 “营城子”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