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盘县

盘县

1913年改盘州厅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1923年直属贵州省。1966年于盘县境内别置盘县特区。1970年撤销盘县,并入盘县特区。


在贵州省西部,西与云南省接壤。属六盘水市。面积4056平方千米。人口约115.9万,其中少数民族为彝、苗、白、布依、回、黎、水、满、蒙古、土家、侗、壮、仡佬等。辖20镇、6乡、11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红果镇。是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江南煤都”之称。因古为盘州地得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普安路,治今城关镇东,隶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普安卫,治今城关镇,隶贵州都司。永乐十三年(1415年)置普安州,治今盘县西北。隶贵州布政司,后属安顺府。万历十四年(1586年)移治普安卫城(今城关镇)。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省卫入州。嘉庆十四年(1809年)升为直隶州,十六年改为直隶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为盘州厅,属兴义府。1913年废盘州厅置盘县,属黔西道(1914年改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66年置盘县特区。驻地盘关镇。先后属兴仁、兴义、安顺三专区。1970年属安顺地区。1978年属六盘水市。1999年盘县特区复为盘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玉米、稻、小麦、油菜籽、马铃薯、烤烟。核桃、白果有名。区境煤藏丰富,有盘县矿务局所属火铺、月亮田、山脚树、老屋基、土城等煤矿。主产焦煤、原煤、精煤、混煤、中煤、泥煤等系列产品。有化肥、发电、建材、制药、农机、造纸等厂。贵昆铁路盘西支线、南昆、水柏铁路及320国道贯穿全境,各乡镇有公路相通。名胜古迹有碧云洞、丹霞山、北门古城楼、武营九天楼、百里杜鹃、民乐温泉等。


猜你喜欢

  • 叶枝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二十四里叶枝乡。清为叶枝土千总王氏驻地。纳西语“叶”为蛟龙,“枝”为起来,意即起蛟的地方。因曾发生过泥石流,故名。

  • 阿拉腾打不苏

    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西北阿拉坦嘎达苏苏木)。民国间为察哈尔左翼镶白旗驻地。

  • 小其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三国吴孙权在此开凿运河(后改名破冈渎)以通漕运。《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赤乌八年(245),“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 自小其至云阳西城(今丹阳市西南),通会市,

  • 蛤沙镇

    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北海滨蛤沙。《清 一统志·福州府一》: 蛤沙镇 “在连江县东北五十里。崖石峭立如壁。明洪武十六年,置河泊所于此。二十年筑城。今废”。古镇名。在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北部。明洪武二十年(138

  • 马路河

    即今安徽太湖县境之皖河。《明史·地理志》太湖县:“城西有马路河,即后部河之下流也,东合于灊水。”《清一统志·安庆府一》:马路河“在太湖县西一里。上流自后部河汇南阳、青石、罗溪、棠梨诸水绕县南,又东至县

  • 大泥

    古国名。在今泰国南部北大年一带。当横断马来半岛路线要冲。明代中期后载籍常将大泥误为勃泥、浡泥。 《海语》译作佛打泥,《海录》译作太呢。

  • 余城

    南朝梁筑。故址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寰宇记》卷106洪州奉新县:余城“在县西一十五里。《梁书》云,于庆入洪州,进攻新吴县,余孝顷起兵拒之,因筑此城。周回三里一百五十步”。南朝梁置,在今江西省奉新县西。属

  • 长杨县

    隋开皇八年(585)改佷山县置,为睦州治。治所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旧唐书·地理志》:“以溪水为名。”开皇九年(589)移治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业初属南郡。唐改为长阳县。古县名。隋开皇八年(

  • 倘甸

    即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一里倘甸乡。《方舆纪要》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 倘甸 “在司 (今建水县西南官厅) 东。道通蒙自,为边境要地。天启二年,增设倘甸守备于此”。彝语 “倘” 为松树,“甸”为坝子,

  • 斡鲁忽奴千户所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属东胜卫。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不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