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街
即今安徽夥县东南石山。清道光《夥县志》图:城东南有石山。
即今安徽夥县东南石山。清道光《夥县志》图:城东南有石山。
即佛宫寺释迦塔。在今山西应县城内。即“佛宫寺释迦塔”。
一名北竿塘。即今福建连江县马祖列岛北北竿塘岛(长屿岛)。南宋中叶《淳熙三山志》列举闽江口外的岛屿, 已提到该岛。明洪武二年(1369)曾徙其民于内地。清代岛上设有烟墩,与南竿塘和迤南的白犬、东沙岛合置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十里。清设经制外委防守。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 (953) 升瑞金监置,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瑞金市。《寰宇记》卷108虔州瑞金县: “本瑞金场,淘金之地也。”明 《赣州府志》 卷1: “唐天祐元年杨吴析雩都象湖镇置监,掘地得金,
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元和志》 卷2武功县: “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也。”
在北京广渠门内。初为元右丞廉希宪别墅,园内名花万株,为京城第一。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9载赵松雪赋诗曰:“万柳堂前数亩池,平铺云锦盖涟漪。”池中多莲,池边植柳。清初为大学士益都冯铨之别业。康熙初,于
即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四十里皂河镇。明置巡司于此。清时有刘马庄巡司、运河主簿及黄河北岸千总驻此。
即今广西平乐县南四十五里大扒瑶族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乐县图:南有大扒塘。
①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2:“伊通河,以河得名。”清光绪八年(1882)于此置伊通州。②河名。又作益褪河、一秃河、一统河、伊屯河、伊敦河。为松花江支流。源出吉林伊通满
1946年置,即今山东沾化县西下洼镇。(1)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部、教来河东岸。面积273.6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下洼,人口 2220。清康熙年间建村,取名波罗素他拉。1910年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