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椁口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水经·湘水注》:“湘水左合誓口,又北得石椁口,并湘浦也。”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水经·湘水注》:“湘水左合誓口,又北得石椁口,并湘浦也。”
即今广西浦北县北乐民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61:合浦县东北有乐民墟。
①在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67资阳县:九泉山“在县东北。万历中,奢崇明作乱, 自泸、叙而西,败官军于此,遂薄成都。或云:山与资县接界”。②在今甘肃礼县北。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2礼县
1937年析布伦托海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在青格里河 (今新疆青河县)。1944年改为青河县。1937年由布伦托海县析置,治青格里河(今新疆青河县青河镇)。1944年升县,并改名青河县。
即今湖北巴东县西北龙船河。《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清江河”条下:“三坝河在县西六十里。源出县西北九府坪。一流入房县,一流入四川大宁县,一流入西瀼溪,合大江。”
①在今河北顺平县南。《明史·地理志》完县:“西有伊祁山,祁水出焉,其下流为方顺河。”②古名水。在今湖南祁阳县北。《清一统志·永州府一》引《府志》:“祁江有二源,一出腾云
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肇庆府新兴县: 圆岭 “高百余仞,周五十里。或讹为贤岭”。
在今陕西高陵县西南。宋敏求 《长安志》卷17高陵县: 鹿苑原 “在县西南三十里。东西长一十五里,南北阔一里”。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乾宁四年 (897)改感义军节度使置,治所在凤州 (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前蜀移治利州 (今四川广元市)。辖区相当今四川广元、旺苍及陕西略阳、宁强等市县地。北宋初废。②五代方镇名
亦名观珠圩。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观珠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观珠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观珠塘圩“在县(治今电城镇)西北七十里”。
又称嘉应寺石塔。在今河北赞皇县东南十里嘉应寺村北。寺建于隋开皇三年 (583),初名嘉应寺。北宋治平二年 (1065) 改名治平寺。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存石塔三座,中心塔八角形,始建于唐天宝八年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