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槽河
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固始县:石槽河“在县南四十五里。源出商城县大苏山,北流入于史河”。
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固始县:石槽河“在县南四十五里。源出商城县大苏山,北流入于史河”。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广平县置,属洺州。治所在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二十里旧城营。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治冯郑堡(今鸡泽县西南十里风正)。五代晋移治旧城营东二十里。金天会中寄治北台头(今鸡泽
在今湖北郧县东。《寰宇记》 卷143郧乡县: 兜牟山 “在县东十里。即汉中郡与南阳郡分界处”。
即今河北行唐县北故郡村。西汉至东晋为南行唐县治。《方舆纪要》 卷14行唐县引 《城冢记》: “今县北三十里有行唐故城,俗谓之故郡城,以后魏尝置唐郡于此也。”
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吾隘乡那地村。大观元年(1107)废,后复置。元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改置那地州。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即今湖南双峰县东北三十里测水乡。《清一统志 ·长沙府二》 “铜钱湾市” 条: 侧水市 “在(湘乡) 县西南七十里”。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置,在今新疆若羌县北阿尔干。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1婼羌县:阿拉竿驿,“阿拉竿, 回语水有汊也”。
在今福建建宁县北。《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建宁县: 罗汉寨“在县城北。宋乾道四年郡寇何白旗作乱,张浚请设兵置寨于此”。
又名皂口溪水。即今江西万安县南社坪河。《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皂口江在“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吉安府一》:皂口溪水“源出赣县界三龙山,北流经县西南六十里之上下造,有泉流合焉, 又经社坪,
①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新郑市北四十里华阳砦。《国语·郑语》:史伯对郑桓公曰:“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若克二邑,邬、弊、补、舟、依、、历、华, 君之土也。”《水经·
在今广西博白县东。明万历《广西通志》卷5博白县:“龙母陂在县东十里,溉田三十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