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
①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磁山镇。邯涉铁路经此。
②在今山东兖州西三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嵫山 “元大德间碑云: 兖郡有山曰磁,郡在其左,故县名嵫阳。诸志称为磁阳山,非也”。
③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北与蓬莱县交界处。《清一统志·登州府》: 磁山,“ 《县志》: 山产磁石。三峰耸拔,东峰石壁如削,悬崖瀑布,下为石洞,深三丈许。下有三泉,旱涝不减不溢”。
在山东省兖州市西部颜店镇境内。属泰山山脉。分东西两峰,海拔75米。有五代摩崖石刻、宋真宗驻跸碑等。为游览胜地。
①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磁山镇。邯涉铁路经此。
②在今山东兖州西三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嵫山 “元大德间碑云: 兖郡有山曰磁,郡在其左,故县名嵫阳。诸志称为磁阳山,非也”。
③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北与蓬莱县交界处。《清一统志·登州府》: 磁山,“ 《县志》: 山产磁石。三峰耸拔,东峰石壁如削,悬崖瀑布,下为石洞,深三丈许。下有三泉,旱涝不减不溢”。
在山东省兖州市西部颜店镇境内。属泰山山脉。分东西两峰,海拔75米。有五代摩崖石刻、宋真宗驻跸碑等。为游览胜地。
即今四川仪陇县东立山镇。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长胜县治此。
①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元和志》卷34曲江县:“江流回曲,因以为名。”三国吴为始兴郡治。东晋移治今韶关市南十里武水西岸。隋属南海郡。唐武德初移治韶关市西一里武水西岸,为韶
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宝绍代苏木附近。清为内蒙古镶白旗察哈尔驻地。民国间迁驻阿拉腾打不苏(今阿拉坦嘎达苏苏木)。
在今四川涪陵市北(长江北三里),铁柜山南。《舆地纪胜》卷174涪州:北岩“绍圣丁丑,伊川先生来涪,于北岩普净院辟堂传易,阅再岁而成。元符庚辰徙夷陵,会太史黄公自涪移戎,过其堂,因榜曰钩深。嘉定丁丑,范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北。高帝七年(前200)封吕种为侯国,后为不其县。《汉书·武帝纪》:泰始四年(93),“夏四月,幸不其”。注:“如淳曰:‘其音基。不其,山名,因以为县。’”东
①在今山西应县西北。《水经·㶟水注》:“㶟水又东北径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纳称焉。”②即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西南六十里大阳山。《三国志
今浙江绍兴市南鉴湖的俗称。《明史·地理志》会稽府山阴县:“南有鉴湖,长十四五里,俗曰白塔洋,有若耶溪合焉。”
即今浙江温岭市西北二十里楼旗尖。明嘉靖 《太平县志》 卷1: 楼旗山,“山极雄峙,海舶率视为向导,故称楼上旗”。
北宋三陵之一。宋僖祖赵眺之陵。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南。即五代南唐烈祖李昪的陵墓。见“南唐二陵”。
在今河北正定县北东权城。《元和志》卷17真定县:权城“即古犍乡也,县北二十里。后汉建武元年,贾復破青犊于射犬,追战于真定之犍乡,大破之。即此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