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巴笼
即今四川巴塘县西南竹巴龙乡。为金沙江重要津渡。亦为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至西藏南路主要驿站之一。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牛古有河通舟楫,复沿山行,逶迤五十里渡金沙江,至竹巴笼,有碉房、柴草、塘铺。”“竹巴笼”,藏语意为渡口。今川藏公路金沙江大桥建于此。
即今四川巴塘县西南竹巴龙乡。为金沙江重要津渡。亦为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至西藏南路主要驿站之一。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牛古有河通舟楫,复沿山行,逶迤五十里渡金沙江,至竹巴笼,有碉房、柴草、塘铺。”“竹巴笼”,藏语意为渡口。今川藏公路金沙江大桥建于此。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羊尖镇。明弘治《无锡县志》卷2:“东北:四十八都有羊尖。”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记:“杨尖镇在城东北七十里。”
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谷米乡子坝, 与云南隔江毗连。民国初将黄螂分知事移驻于此。后改设县佐。
南宋景定二年(1261)改泸州置,治所在神臂崖城(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老泸)。元至元十二年(1275)复名泸州。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改泸州置,治泸川县(今四川泸州市)。属潼川府路。辖境相当今
亦作河夹塘镇。即今湖南汨罗市西北河夹塘村,滨汨罗江。旧属湘阴县。清光绪 《湖南通志》卷1湘阴县图: 县东北有河塘镇。
在今河北怀来县 (沙城) 南。《方舆纪要》 卷17保安州: 宝峰川镇 “相近者有安树寨、豺狼峪、庄窠涧等口,南达大龙门口不过一二十里,与涿州接界。弘治中,抚臣周纲言: 宝峰川通宣化府要路,三十八盘、分
指今浙江桐乡市西二十里石门镇运河弯折处。《方舆纪要》卷91崇德县:石门塘“水折而东,湾环如带”。故名。
①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98建宁县: “桃源溪在县西南二十里金铙山下,亦曰西源。众山环秀,溪潴其中,绕流三级,谓之陈家漈,亦曰三级漈。居民百余家,拟于桃源,导流北入于濉江。”②在今湖南炎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一名太平江。在今云南永平县东。《方舆纪要》 卷118永平县: 银龙江 “在县治东半里,守御城跨城上。源自县西上甸里,合木里场河,又南合曲洞河,又东南过萨祐河、花桥河,又东南入澜沧江。《志》 云,银龙江
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南。明洪武间置土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