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西藏西部。北界新疆,东界后藏,东南邻尼泊尔,西南邻印度。宋代称为纳里,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藏语意为阿里三部。旧指古格(在今阿里西南部)、布浪(在今阿里东南部普兰一带)、芒城(在今拉达克地区),这是由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二十里蟠龙山。《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喷雾崖 “去军西五十里。其崖高数十丈,飞瀑倾注如雾在空,崖右石鼓,张丞相无尽游从于此,手题云: 水味甘腴,偏宜煮茗,非陆羽莫能辨”。《方舆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方城山。《水经·沔水注》:“堵水又东径方城亭西。”
在今广东海丰县西南。《明史·地理志》 海丰县: “西南有长沙港巡检司,后迁谢道。”在今广东省海丰县西南。明嘉靖中移鹅埠巡检司治此。
即今广东珠海市北唐家镇。清宣统 《广东舆地全图》 香山县图: 县东南滨海有唐家村。
一作阿扎白索宗。即今西藏聂荣县。1942年设聂荣宗。“聂荣”,藏语意为悦耳谷。1960年改设聂荣县,驻色贡。1941年置阿札白索宗,后改聂荣宗。治今西藏自治区聂荣县。1960年撤销,改设聂荣县。
又名赤石街。即今福建武夷山市南十五里赤石镇。1934年6月17日,上饶集中营新四军战士被解往建阳途中在此暴动。崇阳溪东红岩坡上建有赤石暴动烈士陵园。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南武夷镇。赤石村渡口为1942年6月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西保港镇。明正德 《琼台志》 卷6崖州: 保平港 “在州 (治今崖城镇) 西五里。水自五指流经后河,至此会潮入海”。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明洪武初改为洪州泊里长官司。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市南大洪沟一带。《春秋》:昭公八年(前534),“秋,蒐于红”。即此。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北。《春秋》昭公八年(前534年):“蒐于红。”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