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纳雍县

纳雍县

1932年由大定县析置,属贵州省。治所在大兔场(今贵州纳雍县)。以境内纳雍河而得名。“纳雍”系彝语音译,为古彝族家支名。


在贵州省西部。属毕节地区。面积 2248 平方千米。人口77.1万,有汉、苗、彝、白、布依、仡佬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9.5%。辖9镇、16乡(含10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雍熙镇。纳雍,系彝语音译,以境内纳雍河命名。清为大定府辖地。1932年析大定县西部五区及水城、织金、郎岱部分地置县。1949年属毕节专区。1970年属毕节地区。地处黔西高原山地东部,乌蒙山支脉蜿蜒县境,受三岔河(纳雍河)、六冲河及其支流的侵蚀切割,地表破碎崎岖,属中切割中山山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稻、小麦、马铃薯等。土产有天麻、杜仲、生漆、木耳、香菇、核桃。有铅、锌、铁、锑、大理石等矿。无烟煤藏量丰富、质优。水能蕴藏量17.6万千瓦。有发电、农机、食品加工、印刷、皮鞋等厂,小煤窑遍布全县。毕水公路纵贯县境,织纳公路横穿东部。古迹有杨家店宣慰府遗址、沙落宣慰洞及硅化木遗址。六冲河中游九洞天风景奇丽,集山、水、洞为一体,是省内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汉伯渠

    即汉渠。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西夏书事》卷20有汉伯渠,疑即汉渠的遗迹。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汉伯渠“自黄河开闸口, 长九十五里。洪武初浚立,灌田七百三十余顷”

  • 宁林铁路

    从黑龙江宁北(今牡丹江市)至林口。长110公里。日伪于1934—1936年修筑。今为牡佳铁路的一段。

  • 昭仁殿

    在今北京市故宫乾清宫之东。明初为弘德殿,万历十一年 (1583) 更名昭仁殿。殿内藏宋、元撰刻版本书籍。殿后西室名五经萃室,乾隆藏宋岳珂校刻五经于此。1923年焚于火。

  • 常德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常德府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武陵县 (今湖南常德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德、汉寿、桃源、沅江等县市地。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朱元璋复改为常德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

  • 北炉桥寨

    即今安徽定远县西北九十里炉桥镇。《清一统志·凤阳府二》:北炉桥寨“在定远县西。本朝雍正八年,移主簿驻此”。在今安徽省定远县西炉桥。清雍正八年(1730年)移定远主簿驻此。

  • 焦圻水

    亦名紫港湖。在今湖南华容县西。《清一统志·岳州府一》: 焦圻水 “接流石首县焦山河,南入洞庭”。

  • 淄川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淄州置,治所在淄川县 (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高青、邹平、桓台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改为淄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淄州置,治淄川县(即今山

  • 孤山子

    即今吉林柳河县东南孤山子镇。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柳河县: “县属孤山子,在县市东南七十里。”

  • 朱提郡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刘备改犍为属国置,属降都督。治所在朱提县(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滇东北全部及贵州、四川的小部地。西晋属益州。东晋属宁州。晋以后辖境逐渐缩小。南齐改南朱提

  • 中墟

    即今广东东莞市西北中堂镇。明设巡司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