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绵 (緜) 竹县

绵 (緜) 竹县

①西汉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北黄许镇。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上: 绵竹县 “以其地宜竹,故名绵竹”。《三国志·魏书· 邓艾传》: 景元四年 (263),邓艾率大军灭蜀汉,攻占江油后,“遂至绵竹,大战,斩诸葛瞻”。即此。西晋属新都郡。东晋属南阴平郡。北周废。绵竹古城址尚存。

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雒县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广汉市。大业二年 (606) 复改为雒县。

③隋大业二年 (606) 改孝水县置,属蜀郡。治所即今四川绵竹县。以古绵竹县为名。《宋史·杨允恭传》: 淳化四年 (993),“王小波之乱也,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即此。元至元十三年 (1276)废入汉州。后复置。清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 属绵州。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猜你喜欢

  • 山右

    山西省旧时别称,因其在太行山之右(西)而得名。清陆陇其《三鱼堂文集》五《答山西范彪西进士书》:“夙闻山右辛复元先生之名,而未见其书。承乏恒阳,幸与右接壤,则又闻先生今之辛复元也。”山西省旧时别称,因在

  • 零绿镇

    北宋废零绿县置,属吴川县。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南营仔镇西凌禄村。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广东省廉江市西南。北宋属吴川县。

  • 红古城堡

    明弘治十七年(1504)建,属固原州。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高崖乡红古城。《方舆纪要》卷58固原州:红古城堡“在西安所北百里,今有兵戍守”。清以后废。

  • 解冻城

    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清一统志·西藏》 喀木诸城: 解冻城 “在巴塘城西北九百五十里”。解冻,又作结登。清雍正年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边坎县西北沙丁区。

  • 于都斤山

    亦作都斤山、乌德犍山。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周书·突厥传》:“可汗恒处于都斤山,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古山名。见于《通典·边防》。又作都斤山(《隋书·北狄传》、《太平寰宇记》)、郁督军山(两

  • 阿所拉场

    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健康镇。清属盐源县,嘉庆二十二年(1817)置巡司于此。宣统元年(1909)改置盐边厅。即今四川省盐边县。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置巡检司于此。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盐边厅。

  • 汤头村

    即今山东临沂市东北五十二里汤头镇。民国《临沂县志》舆图:县东北有汤头(村)。

  • 封禅寺

    原名独居寺。唐开元十七年 (729) 改名封禅寺。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 开运三年 (946) 十二月,辽兵入东京,晋降,“百官宿封禅寺”。又,《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

  • 永平站

    元置,即今湖南汨罗市东北大荆。明改置大荆驿。

  • 新昌军

    唐置,属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平罗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