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绵水

绵水

①在今江西信丰县东。《寰宇记》 卷108虔州信丰县: 绵水 “在县东三十里。源出绵山,至乌口入桃江”。

②即今四川沱江。《水经·江水注》: “绵水至江阳方山下入江,谓之绵水口,亦曰中江。” 《元和志》卷33泸川县: “中江水亦曰绵水,经县北三里。出麸金。”

③即今四川长宁县东之长宁河。东晋置绵水县以此名。《舆地纪胜》 卷153泸州: 绵水,“ 《旧经》云: 自长宁军流至江安县一百五十步与汶江合。江安古有绵水县今为绵水乡。当时县去绵水必近也”。《明史·地理志》 江安县: “北滨大江,有绵水西南流入之,谓之绵水口。”


猜你喜欢

  • 五胜山

    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五胜山“在县南百里。五峰高耸,山麓有石龟,水流其下”。

  • 南阳平郡

    北魏改阳平郡置,属徐州。治沛南界(今江苏铜山县北)。后寄治彭城 (今徐州市)。北周并入彭城郡。

  • 博昌县

    ①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镇南。东汉属乐安国。南朝宋移于今寿光市北一里,属乐安郡。北齐废。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乐安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镇

  • 俭俭州

    亦作谦州、谦谦州、欠欠州。元置,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乌鲁克穆河与克穆齐克河会流处之南的鄂依玛克古城。《长春真人西游记》 卷下: 阿不罕山 “西北千余里俭俭州。出铁,多青鼠,亦收糜麦。汉匠千百人居之,织

  • 章武国

    西晋泰始元年 (265) 置,治所在东平舒县 (今河北大城县)。辖境相当今大清河、海河以南,文安、大城县以东,沧州市、海兴县以北地区。北魏改为章武郡。西晋泰始元年(265年)置,治东平舒(即今河北大城

  • 狄仁杰祠

    又称狄公祠。在今河北大名县东五里孔庄北。《元和志》卷16贵乡县:“狄仁杰祠在县东南四里。为魏州刺史,百姓为立生祠。”《明一统志》卷4大名府:狄梁公祠“在府城南门外。唐梁公狄仁杰尝为魏州刺史,有异政,民

  • 杨子山

    亦作羊子山。在今湖北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房县“白��山”条下:“杨子山在县北百里,亦峻险。”《清一统志·郧阳府》:杨子山“在房县西南(北)一百二十里。筑水所出”。

  • 笮关

    亦作苻关、符关。西汉置,即今四川合江县。《史记· 西南夷列传》: 建元六年 (前135),“乃拜 (唐) 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笮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即此。

  • 湟源县

    1913年改丹噶尔厅置,后属甘肃西宁道。治所即今青海湟源县。因地处湟水之源,故名。1928年属青海省。在青海省东部、湟水上游、日月山东麓。属西宁市。面积1600平方千米。人口13.4万。辖2镇、2乡。

  • 清湖镇

    即今浙江江山市南十四里清湖镇。《方舆纪要》 卷93江山县: 清湖渡 “有清湖镇,为闽、浙要会。闽行者自此舍舟而陆,浙行者自此舍陆而舟矣”。清置巡司于此。(1)在浙江省江山市中部。面积67.2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