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置,属藤州。在今广西藤县西南。明改为金鸡驿,后废。元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南金鸡。明改为驿。
又作合剌府站。元置,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南五里古城。元《析津志》天下站名:“洪宽百二十(里)合懒府, 高丽后门, 其东,海。”
元大德四年 (1300) 以维摩部置,属广西路。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六十里阿猛镇。辖境包有今云南丘北县地。彝语 “维” 为沟,“摩” 为水井,意即小河旁水井边的地方。明代属广西府,治所在今砚山县西北
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北三十里田集镇。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田市集在“西南乡六十里,润河南岸”。
①即南口。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二十五里南口镇。《北齐书·文宣纪》: 天保六年 (555),“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余里”。即此。②又称沔口。为夏水 (汉水) 入长江之口。三国吴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东之东势镇。连横《台湾通史·疆域志》 台湾县:“自治北行二十里为葫芦墩……葫芦墩东北二十里为东势角。”
即今河南鲁山县西九十二里二郎庙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0:同治二年(1863)十二月,“下汤之西为二郎庙”。在四川省江油市东北部。面积154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二郎庙,人口3000
即今河北馆陶县治。汉以来为馆陶县治。金废为镇。明置南馆陶巡司于此。1949年复为馆陶县治。
即今江西彭泽县东北太泊湖。《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大泊湖“通东流之香口镇,支流为天井、沈湾诸小湖。中有鹤山,双峰耸峙,脉接浩山。湖西有船山,以山如船形也。湖东曰白干山,山皆白石”。《清一统志·九江府
又称定晋岩禅果寺。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北活水乡寺沟村东。《清一统志·彰德府》: 禅果寺“在武安县西北。东魏高欢所建。后唐天成元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