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羊肠坂

羊肠坂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史记·魏世家》:“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正义》:“羊肠坂道在太行山上,南口怀州,北口潞州。”又《范睢蔡泽列传》:“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说苑·贵德》:“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皆指此。

②一名羊肠山。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古交市东南。《水经·汾水注》:“汉高帝十一年,封靳疆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在斯,谓之羊肠仓。山有羊肠坂,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西北,石隥萦行,若羊肠焉,故仓坂取名矣。”按《战国策·西周》:“韩兼两上党以临赵,即赵羊肠以上危。”高诱注:“羊肠,赵险塞名也。山形屈壁,状如羊肠,今在太原晋阳之西北也。”又《淮南子·墜形训》高诱注:“《说苑》曰,桀之居,左河泲,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今太原晋阳西北九十里,通河西上郡,关曰羊肠坂。”

③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汉书·地理志》上党郡壶关县:“有羊肠版。”《方舆纪要》卷42称:“坂长三里,盘曲如羊肠。”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即此。


(1)太行山上的坂道,萦曲如羊肠,故名。《史记·魏世家》:“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说苑》:“桀之居,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皆指此。其地有二:一在今山西省平顺县东南。《汉书·地理志》:壶关县“有羊肠坂”。一在今山西省晋城市南。《史记·魏世家》张守节《正义》:“羊肠坂道在太行山上。”(2)又称羊肠山。在今山西省交城县东北。东汉永平中,在此屯田积粟,称为羊肠仓。隋炀帝改称深谷岭。


猜你喜欢

  • 观星台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告成镇。创建于元代初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天文观测建筑。当时由王恂、郭守敬主持,在全国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此台为观测中心。郭守敬曾在此测过晷景。台为砖石混合结构,平面呈方

  • 柔远砦

    北宋置,属安化县。即今甘肃华池县治。元废。

  • 莫土司衙

    在今广西忻城县城建设街。创建于明弘治年间 (1488—1505)。现存建筑为清代按清工部营造法式建造。有大门、正厅、后堂、左右花厅等。忻城莫氏土司在元至正年间为宜山县八仙屯千户。明宣德年间由宜山督兵屯

  • 灵武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灵州置,治所在回乐县(今宁夏吴忠市北)。辖境相当今宁夏中卫、同心县及其以北地区。唐武德元年(618)仍改为灵州。开元九年(721)于此置朔方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复为灵武郡。

  • 丹溪岭

    在今福建尤溪县北。《方舆纪要》卷97尤溪县:“丹溪岭在县北六十里。一名桃木岭,界南平县。萦回可十五里, 自趾至巅凡三叠, 皆数百丈。回视数十里,川原隐隐, 沟塍棋布。有丹溪绕流其下。”

  • 战国楚邑。在今四川巫山县。《战国策·楚策四》:“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重庆市巫山县北。《战国策·楚策四》:“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即

  • 玉轮江

    即今岷江。《寰宇记》卷78茂州汶川县:“玉垒山在县北三里。又有玉轮阪其下,汶水所经焉。蜀谓之玉轮江。”《方舆纪要》卷67汶川县:玉轮江在“县治西三里。即汶江也。自保县流经此,又南入灌县界。《江源记》:

  • 饭罗冈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明洪武元年(1368)归善县于此置内外管理巡检司。在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内外管巡检司于此。

  • 白土岭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资治通鉴》:唐大中四年(850),“吐蕃论恐热遣僧莽罗蔺真将兵于鸡项关南造桥,以击尚婢婢军于白土岭”。即此。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黄河北岸。唐大中四年(85

  • 连彭桥

    又名新彭桥。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清白江上,为新繁通往彭县要道。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1新繁县:连彭桥,“《县志》,在县北十里清白江渡上流,新、彭往来必径也。前皆船渡,屡经大水,岸崩河阔,水分小支, 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