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美阳县

美阳县

战国秦孝公置,治所在今陕西扶风县北二十里法门镇。秦属内史。西汉属右扶风。以在美水之阳得名。晋属扶风郡。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迁治古斄城 (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陵区永安村),为武功郡治。北周天和四年 (569) 还治法门镇。建德三年(574) 废。


古县名。(1)战国秦孝公置,治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北。北魏太和中废。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复置。建德三年(574年)废。东汉永初五年(111年),安定郡侨治于此。(2)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武功县置,治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南。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废。北朝时为武功郡治。


猜你喜欢

  • 罗阳郡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威城县 (今广东郁南县南)。隋改为罗阳县。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晏州置,治所在思峨县(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兴文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晏州。(1)南

  • 金花砦

    即今湖北郧西县东南金花砦村。《方舆纪要》 卷79郧西县: 金花砦 “在县东南四十里”。

  • 东柯谷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五十里。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曰:“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唐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寓秦州时曾居此。南宋开禧二年(1206),宋、金曾战于此。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唐乾元二年

  • 马滩河

    即今四川铜梁县南之淮远河。《方舆纪要》卷69铜梁县:马滩河“在县南五十里。源出大足县界,东流经合滩,有楼滩河来会焉,经县南而东注于涪江”。

  • 石沛桥街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北石沛镇。民国《全椒县志》卷1:石沛桥街“距城二十里,街长半里许,俱市肆”。

  • 武隧津

    西晋、北魏时期易水 (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之瀑河) 流径武遂之俗称。《水经·易水注》: 易水“又东流,南径武遂县南、新城县北……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津北对长城门,谓之汾门”。

  • 石堂山

    ①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一百二十里。明王应山《闽都记》卷33福宁州:石堂山“在二十都。路通古田,山巅有石如堂,宋儒陈普居其下”。②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七十里。《寰宇记》卷35坊州中部县:石堂山,“《水经注》

  • 和睦井镇

    即今河北辛集市东二十二里和睦井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束鹿县图: 北有和睦井。

  • 闾河

    一名涧水。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南吕河。《寰宇记》 卷141金州洵阳县: 涧水 “在县西二十七里。一名闾谷水,北注于汉。其闾字亦为驴”。

  • 胜水

    亦名孝水、下堡河。在今山西孝义市南。源于狐岐山,东南流入汾水。《水经·文水注》: 胜水“西出狐岐之山,东径六壁城南,……又东合阳泉水,……又东径中阳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