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胥口镇

胥口镇

北宋置,属四会县。在今广东三水市北。


(1)古镇名。在今广东省三水市北。北宋属四会县。(2)今镇名。(1)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部、太湖东北岸。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胥口,人口 4000。 春秋吴伍子胥死后,被抛入江,吴人立祠山上,山名胥山,河名胥江。以此名镇。《吴郡图经续记》卷下:“胥口,在姑苏山西北十二里,因胥山得名。”1949年为胥口乡。1950年析为香山、卫湖、丹山、胥口、清明五乡。1954年除丹山乡外均划入苏州市郊区。1956年合并成胥口、香山二乡。1957年香山乡省入。1959年复归吴县并改设公社。1983年再置胥口乡,1993年改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工艺、服装、电器、电脑软盘、建材、刺绣等厂。木西公路经此。“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设于境内。古迹有蒯祥墓、董其昌墓、胥王庙、胥定桥、采香泾及姑苏台遗址。(2)在浙江省富阳市西部,西南邻桐庐县。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胥口,人口650。传明时村人曹有书曾任胥吏,又地处三岔路口,故名。1950年为金河、新崤乡,1956年与湘主乡合并称三合乡。1958年改公社,1960年改称胥口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产毛竹、茶叶、蚕茧。有机械、纺织、服装、工艺、建材及岩石岭水电站、大理石矿等业。公路通市区。境内有碧东坞溶洞及冷水坑溶洞。


猜你喜欢

  • 胡茶辣国

    在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岛。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胡茶辣国管百余洲,城有四重。”

  • 破冈渎

    又名破墩、破墩渎、破冈埭。三国吴赤乌八年 (245) 开凿。故址在今江苏南部,西起句容县东南,通赤山湖及秦淮河,东至丹阳市西南延陵镇西。从此沟通了都城建邺 (后改建康,今南京市) 与太湖地区的水运交通

  •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位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边界地区。1928年1月共产党人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的弋阳、横峰一带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后,成立了赣东北红军,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崇安起义后建立了闽北革命根据地

  • 夏、商、周国名。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北二十四里葛伯屯。《尚书· 商书 · 仲虺之诰》: “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 《孟子· 滕文公》: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春秋》: 桓公十五年 (前697)

  • 鼎新县

    1928 年改毛目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1956年并入金塔县。旧县名。1928年由毛目县改名,取更新之意。治今甘肃省金塔县东北鼎新。1956年撤销,并入金塔县。

  • 仙眠洲

    在今湖南澧县东一里澧江中。暑夜无蚊,人以为仙尝眠此。明曹学佺《名胜志》:“唐李群玉读书之所。”

  • 凤县

    明洪武七年(1374)降凤州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50年迁驻双石铺(今凤县)。在陕西省西部秦岭山区,西邻甘肃省。属宝鸡市。面积3187

  • 朝解城

    亦作朝斛城。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旧唐书·地理志》 符离县: “隋治朝解城。贞观元年移治竹邑城。”

  • 金顶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一百三十里,为峨眉山顶峰之一,仅次于万佛顶。海拔3077米。游峨眉山者至此而止。上有光相寺 (普光殿)、卧云庵等。气势磅礴。在覩光台可见日出、云海、宝光 (佛光)、圣灯四大自然景观

  • 龙泉寺场

    即今四川简阳市东南平泉镇。民国《简阳县志》卷2:龙泉寺,“《采访册》按:《咸丰志》云:在州东南,当雁江下流。《乾隆志》云:州南四十里,未确。距城三十里( 《咸丰志》)。创建(于)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