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苏松太道

苏松太道

全称为苏松太兵备道。清乾隆六年(1741)改苏松道置,属江苏省。治所在上海县(今上海市南市区旧城内)。辖苏州、松江二府和太仓州地。二十五年(1760)改为松太道。嘉庆十六年(1811)复旧。1912年废。因驻上海县,又通称上海道。


清顺治年间设苏松兵备道,驻太仓州(今江苏太仓市)。康熙二年(1663年)归并常镇道,改为苏松常道,移驻苏州府(治今苏州市)。六年裁,九年复置苏松常道,治苏州府,领苏州、松江、常州三府。二十二年复裁。雍正二年(1724年)复设苏松巡道,八年移治于上海县,加兵备衔。乾隆六年(1741年)太仓州还属,领苏州、松江二府和太仓州,改名为苏松太道。三十一年苏州府改属苏松道。嘉庆十三年(1808年)苏州府还属,仍旧名。因驻上海,通称上海道。1912年废。


猜你喜欢

  • 棘下

    在今山东曲阜市旧城中。《左传》: 定公八年(前502),阳虎劫公伐孟氏,“公敛处父帅成人自上东门入,与阳氏战于南门之内,弗胜。又战于棘下”。杜注: “城内地名。”

  • 古囊宗

    即古浪宗。今西藏朗县西古如朗杰。

  • 龙武设治局

    1934年析石屏县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石屏县西北六十五里龙武。王树五《辛亥革命以来云南省废旧县名索解》:“因区域东起龙朋,西至扬武,故名取两地中之一字,综合组成龙武设治局名称。”(《地名集刊》

  • 曲部驿

    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属维摩州。在今云南砚山县北维摩。

  • 涑水

    在今山东临沂市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3沂州: 涑水 “源出费县南天井汪,流经 (沂) 州境,又东入于沂水”。

  • 甘梗泉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平头乡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甘梗泉“在司(今平头乡)南石崖中,一泉涌出,清浊分流,居人资以灌溉”。

  • 隔马山

    即今山东长清县南六十里马山。《元和志》卷10长清县: 隔马山 “在县 (按指今县东南三十里长清县旧治) 东南三十五里。《左传》 曰: 晋侯伐齐,齐师遁夙沙卫,杀马于隘以塞道,后因为隔马山”。

  • 蓼县

    西汉置,属六安国。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城冈。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属安丰郡。东晋末废。南朝梁复置,属新蔡郡。北齐改为固始县。古县名。西汉置县,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孔蓼为蓼侯于此。治今河南省固始县

  • 空桐山

    亦作崆峒山。即今宁夏固原县西之六盘山。《史记·孝武本纪》: 元鼎五年 (前112),“上遂郊雍,至陇西,西登空桐”。《正义》: “空桐山在原州平高县西一百里。”

  • 青云 (雲) 谱

    在今江西南昌市南郊定山桥附近。东晋大兴四年 (321) 建。为许逊之 “净明真境”。唐改名天宁观。清顺治十八年 (1661) 著名画家朱耷(号八大山人) 偕其弟朱秋月隐居于此。后人改建为“青云圃”。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