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花岭
又名茅花界。在今湖南桑植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7慈利县: 茅花岭 “高峻为群峰之冠”。
又名茅花界。在今湖南桑植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7慈利县: 茅花岭 “高峻为群峰之冠”。
又名浍水、 水。 自今河南开封县东分狼汤渠水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南入安徽境,经亳州市东北、河南永城县南、安徽宿县、固镇,至五河县南入淮水。今上流已湮。下流在安徽境内者即今之浍河。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置,治所在今云南双柏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双柏县地。天宝后废。
亦作交椅塘、狡椅墟。即今广西横县北五十里校椅镇。明嘉靖 《南宁府志》 卷2: 横州有交椅墟。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横州图: 北有狡椅塘墟。
①即三门仓。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五里黄河北岸下仓村,今已沦入水库中。《资治通鉴》:唐开元二十二年 (734),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于三门 “西置盐仓,凿漕渠十八里以避三门之险”。②在今甘肃泾川县西
在今陕西府谷县西。《清一统志·榆林府》:半坡山“在府谷县西七十里”。
在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方舆胜览》卷56威州: 高碉山 “今州县治并据此山,三面悬崖,姜维故城在焉”。《方舆纪要》 卷67威州: 高碉山在“州北三十里。三面悬崖,大江经其南。刘煦曰,维州治岷山孤峰,
唐置,属雅州。在今四川荥经县东北龙游山。《新唐书·地理志》:雅州卢山郡有龙游城。
明洪武六年(1373)改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里小龙。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宣慰司。后属定番州。清以后废。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元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置,治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晋书·司马勋传》:东晋永和五年 (349),梁州刺史司马勋率众出骆谷,“遣部将刘焕攻长安,又拔贺城”。即此。
明为海西西陆路站之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辽东志》 卷9海西西陆路有“寒寒寨”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