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营口市

营口市

1938年由营口县析置,属辽宁省。治所即今营口市。为辽宁重要港口之一。


在辽宁省中南部。面积 5169.1 平方千米(市辖区461.7平方千米)。人口229.2万(市辖区85万)。辖站前、西市、老边、鲅鱼圈4区,代管盖州、大石桥2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站前区。清道光年间,在今辽河口左岸一块泥沙淤积成的陆地上出现一个小渔村,初名没沟营,简称营子;因地处辽河口,道光十年(1830年)改称营口。同治五年(1866年)置营口厅,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直隶厅。1913年改厅为县。1929年属辽宁省。1938年升营口县为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营口县(治大石桥)和万福县(治盖县万福庄)、盖平县。1948年营口解放,属辽东省;同年撤销万福县。1954年属辽宁省。1958年辽阳专区所属的营口、盖平、盘山三县划入,1965年营口、盖平(后改盖县)二县划出。1968年营口、盖县、海城三县划入,1972年海城县划出。1976年盘山、大洼二县划入,1984年盘山、大洼二县划出。1992年营口县改设大石桥市,盖县改设盖州市。地处辽河平原南端。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多山地丘陵。西北属辽河冲积平原。主要河流有辽河、大清河、沙河、碧流河、熊岳河等。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高粱等,柞蚕、苹果著名。有石油、天然气、菱镁、硼砂、滑石等矿。有造纸、纺织、化工、机械、电子等工业。有沈大铁路和沈大高速,202、305国道,沈营等公路。名胜古迹有楞严寺、西炮台和盖州玄贞观、石棚山石棚、大石桥金牛山等。


猜你喜欢

  • 东墙

    即今福建平潭县东北东庠岛。明郑和下西洋经此。

  • 含山县

    唐武德六年(623)置,属和州。治所即今安徽含山县。《寰宇记》卷124含山县:“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八年(625)省。长安四年(704)复置,更名武寿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含山县。民国初属安徽

  • 香零山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一里潇水河中。《清一统志·永州府》 引 《旧志》: 香零山 “在县东潇水中。山中所产草木,当春皆有香气”。

  • 忠门镇

    清置,属莆田县。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忠门镇。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部、笏石半岛中部。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忠门,人口900。唐林蕴,旌表“忠烈”,其后代居此,故名。1949年设忠门

  • 奉义军

    唐方镇名。贞元十五年 (799) 置安黄节度使。十九年 (803) 赐名奉义军。治所在安州 (今湖北安陆市)。辖境相当今湖北黄州、麻城二市以西,广水、应城二市以东,长江和孝感市以北地。元和元年 (80

  • 青岚山

    在今甘肃定西县东。峰峦陡峻,纤回难上。驿道经其上,曲折上下约四五十里。其顶名清凉山。《方舆纪要》 卷59巩昌府安定县: 青岚峪 “在县东三十里。山多岚气”。

  • 智慧山

    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7义宁县: 智慧山 “万山中突出,蜿蜒秀丽,下有水曰智慧江,流入义江”。

  • 剑道

    即剑阁道。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为石牛道一段。《梁书·太祖五子传》: 鄱阳王恢世子范 “出为益州刺史,开通剑道,克复华阳”。

  • 谒戾山

    ①即麓台山。在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山海经·北次三经》: “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祀水。”②又名羊头山。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山海经·北次三径》:

  • 大泽山

    在今山东平度市北七十里。岩壑绝胜,有瑞云峰。《方舆纪要》卷36平度州:大泽山“峰顶半岩叠石为城,谓之皇城顶。或以为赤眉故砦也。下有白虎溪,乳泉河出焉。西南流入胶水”。古称巨青、九青。在山东省平度市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