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蒲城县

蒲城县

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白水县置,属白水郡。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隋属冯翊郡。唐开元四年 (716) 改为奉先县。北宋开宝四年 (971) 复名蒲城县,属同州。天禧四年 (1020) 改属华州。清属同州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中北部。属渭南市。面积1564平方千米。人口73.7万。辖14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析白水县南部地于今址置南白水县,永平三年(510年)白水郡治迁县。西魏废帝三年(554年)以县东30里古蒲城(今蒲石村)为名,改南白水县为蒲城县。隋开皇三年(583年)白水郡废。唐开元四年(716年)十月以祀奉睿宗桥陵,改名奉先县,属京兆府。天祐四年(907年)属同州。五代唐、晋、汉属雍州,周属京兆府。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复名蒲城,属同州。天禧四年(1020年)属华州。清顺治元年(1644年)属西安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同州府。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陕甘宁边区大荔分区,1950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白水、澄城二县并入。1961年白水、澄城二县析出复设,将澄城县的苏家河、苏家坡、袁家坡、下尧科四个自然村及大荔县之永丰管区划入蒲城。1965年又将铜川市的萧家堡公社划入蒲城后成今境。1969年属渭南地区,1994年属渭南市。地处关中盆地东部,北洛河下游右岸。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是陕西省小麦集中产区之一,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是陕西省烤烟、苹果重要基地县,秦川牛、关中驴种源基地之一。工业以煤炭、建材为主,有硫黄、机械、化肥、制糖、纺织、陶瓷、水泥、变压器等厂。土产以烟花鞭炮闻名。侯西、西延铁路和渭清、西禹公路经此。古迹有南寺唐塔、北寺宋塔、六龙壁、唐睿宗桥陵等。纪念地有永丰革命烈士陵园、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猜你喜欢

  • 袁州府

    元至正二十年 (1360) 朱元璋改袁州路置,治所在宜春县 (今江西宜春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春、萍乡二市及万载、分宜县地。1912年废。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改袁州路为府,治所、辖境同袁州

  • 窟窿山

    ①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南兴隆山。《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窟窿山 “在岫岩厅东北八十里”。民国 《奉天通志》 卷75本溪县: 窟窿山在 “城东南六十里。 巍峰耸立, 壁若剗削, 崖间有天然圆孔径丈许,自下

  • 荟福寺

    俗称东大庙。又名巴尔斯庙。清圣祖玄烨三女荣宪公主于康熙四十五年 (1706) 建,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 (驻地大坂镇)。占地7100平方米。初名巴尔斯 (虎) 庙,后改名荟福寺。原有建筑大门、前殿、后殿

  • 布尔图门

    亦作布尔德库苏巴尔罕边门、布尔图库门。清建,为柳条边门之一。在今吉林四平市东南山门镇(半拉山门)。《清一统志·吉林二》:布尔德库苏巴尔罕边门“在吉林城西北五百里。东距克尔素边门一百五十里,西至开原县威

  • 巴水驿

    明置,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卷47蕲水县“兰溪镇”条下:“有巴水驿,南北陆道所经也。”

  • 黄棘

    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北。《史记·楚世家》: 怀王二十五年 (前304),“怀王入与秦昭王盟,约于黄棘”。即此。古邑名。周谢国地。战国属楚。在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史记·楚世家》:怀王二十五年(前

  • 岐棘山

    又名骑立山、五朵山。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北九十里五垛山。《水经·湍水注》:涅水“出涅阳县西北岐棘山”。

  • 东张市

    在今福建福清市西鲍鱼山下。明万历《福州府志》卷3:福清县城西有东张。1958年因建东张水库,迁东张镇于今址。

  • 长兴煤矿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民国初始行大规模开采,1930年成立长兴煤矿局。今为浙江省重要煤炭供应地。

  • 鬲县

    ①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西汉属平原郡。东汉建武十三年 (37)封朱祐为侯国,后复为县。北魏改属安德郡。北齐省。②东晋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北魏属东平原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