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里。《舆地纪胜》卷4安吉州引《吴兴统记》云:“尧时洪水,于此山作市。”故名。唐皎然《顾渚行》:“尧市人稀紫笋多。”即此。
一曰游仙山。即今福建宁德市西北七十里霍童山。《寰宇记》卷100福州长溪县:霍童山“亦曰游仙山”。
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眉山在 “县北三十五里。海中望之,如修眉然。其北五里有巡司”。
义阳三关之一。又名东关、武胜关。即今河南信阳县南,河南、湖北二省交界处之武胜关。《魏书· 中山王英传》: 永平二年 (509),将取三关,“英至长薄,马广夜遁入武阳”。即此。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南。义阳三
西魏改石门县置,为武都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北周改名将利县。古县名。西魏以白石县改名,治今甘肃省陇南市东南白龙江北岸。为武州治。北周改名将利县。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五里。《寰宇记》 卷92宜兴县: 洑溪 “在县东南五里。源出荆山,北入荆溪”。
金贞祐二年 (1214) 升定安县置,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蔚县东北地带。元废为县。金贞祐三年(1215年)升定安县置,治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属蔚州。元复降为定安县。
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始建于唐咸通二年 (861)。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时改称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增建砖塔一对,东曰舍利塔,西曰功德舍利塔,高约33米,七级八面,仿木构楼阁式
北魏置,为马头郡治。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七十五里龙亢镇。《南齐书·裴叔业传》:永泰元年(498),“又遣军主萧璝、成宝真分攻龙亢戍,即虏马头郡也”。南朝梁普通六年(525)于此置龙亢郡。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十五里。《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二月丙子,帝悉率诸兵渡鸡爪滩,至石子山”,围攻钓鱼山城。